[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图案显示方法、以及遮蔽装置以及遮蔽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17792.1 | 申请日: | 2007-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上片野充;妻沼孝司;鹿岛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 主分类号: | G09F13/18 | 分类号: | G09F13/18;G02F1/13357;F21V8/00;F21Y101/02;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图案 显示 以及 遮蔽 装置 | ||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导光板和在该导光板的至少一个端面侧设置的至少一个光源,
在上述导光板上形成有由1个或者多个点状反射部构成的显示部,该点状反射部具有将从上述光源射出从端面侧入射的光反射到正面侧的反射面,
来自上述显示部的上述点状反射部的反射光能够被视觉辨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点状反射部由在导光板上形成的点状的切口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点状反射部的反射面是平滑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部,由多个点状反射部构成,以能够视觉辨认来自这些点状反射部的反射光构成规定的图案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部的点状反射部以构成文字、符号、图形、花纹、或者它们中两个以上的组合的方式进行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上述导光板,该导光板被层叠。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上述导光板,该导光板在厚度方向上隔以间隔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上述导光板,该导光板排列配置在一个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中的至少一个,其至少一部分弯曲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状反射部的反射面,相对上述导光板的正面的角度是45度以上60度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点状反射部俯视呈近似矩形形状,其长宽比是从10:1到1:1的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点状反射部俯视呈从近似矩形形状、梯形形状、三角形形状、圆形形状、将圆的一部分切除后的形状中选择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导光板。
14.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光源相对上述多个导光板的相对位置,为从光可入射到上述多个导光板中的一个的位置可变到光可入射到其他导光板中的一个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在上述导光板的延伸方向延伸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是多个发光二极管在规定方向上排列而成的。
17.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具有形状与上述点状反射部相应的刃部的加工工具,将上述刃部和上述导光板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加热到上述导光板的材料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通过将上述刃部压入上述导光板来形成上述点状反射部。
18.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形成有与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字、符号、图形、花纹、或者它们中两个以上的组合对应的上述点状反射部所对应的形状的阳模的模具,冲压成型或者注塑成型形成有上述点状反射部的导光板。
19.一种图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光板形成有显示部,该显示部形成有由具有反射面的一个或者多个点状反射部构成的图案,
使用上述导光板和在该导光板的至少一个端面侧设置的至少一个光源,使来自上述光源的光从上述导光板的端面侧入射,在上述点状反射部反射到上述正面侧并从正面侧射出,由此显示上述图案的反射光。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案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光源的发光时间、发光量、发光颜色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变动,对上述反射光的上述图案赋予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7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