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送管和管形构件的封套连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7231.1 | 申请日: | 2007-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3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 发明(设计)人: | B·F·麦克菲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尔特科尔普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7/02 | 分类号: | F16L37/02;F16L27/107;F16L37/091;B65G53/00;F16L27/108;F16L27/103;F16L3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王锦阳 |
| 地址: | 新西兰*** | 国省代码: | 新西兰;NZ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构件 封套 连接 系统 | ||
1.一种作为颗粒固体运输系统的一部分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在第一管与部分地容纳在第一管内的第二管之间的相互接合,每 个管具有管状轴线;
其中第二管是具有由带或封套环形支承的端部区域的柔性管,所 述柔性管是由不透气材料构成,
并且其中第一管在其端部区域处设有环形的轮廓接合部,
并且其中(a)带或封套以及(b)环状轮廓接合部的每一者均具 有至少一个朝向另一个的环形肋,并且(a)带或封套和(b)环状轮 廓接合部中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这种肋,从而使(a)带或封套和(b) 环状轮廓接合部中一个的肋通过(a)带或封套和(b)环状轮廓接合 部中另一个的肋而侧面接合,
并且其中带或封套是有弹性的,从而其管轴线能够向内变形以促 进柔性管从第一管的插入或移动,但具有朝向其宽松的状态返回的偏 移,从而依靠在所述管中一个的两个肋之间侧面接合的所述管中另一 个的肋使得这些管沿着它们的管状轴线的方向保持不被分离,从而第 一管的非接合部的内表面和第二管端部区域的内表面对齐并且至少大 体上彼此平齐;
其中带或封套具有在轮廓圈的下方的弹性的圆柱环,所述轮廓圈 提供带或封套的肋,
其中第二管的柔性套筒的向后折叠包围所述轮廓圈和圆柱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两个这种肋是所述带或封套的 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第一管的接合部被滚压成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带或封套具有两个平行的 环形肋,并且第一管具有两个平行互补的凹槽,每个凹槽都与带或封 套的所述环形肋相适合并且经由第一管的肋连接。
5.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 二管适于一起提供未组装或已组装的所述的组件。
6.一种用于排出颗粒材料或用于接收颗粒材料的排出的装置,包 括
(A)导管,以及
(B)由不透气材料构成的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端部被容纳和扣装 交互接合于所述导管,
其中所述柔性管端部是弹性带或套圈,并且具有用于所述带或套 圈区域的外部轮廓,该外部轮廓适于在从所述导管的互补内部轮廓中 的带或套圈区域的变形恢复后与所述导管进行配合,其中在配合状态, 存在所述柔性管端部的内周与所述导管的内壁区域的大体上的对齐;
其中所述带或套圈区域被包围在所述柔性管的向后折叠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管为管、输送管或者端 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接收装置具有柔性管端部所需 要的弹性变形,从而其已经缓和至,或已经被允许缓和至,通过轮廓 干涉部件保持与所述导管的接合的状态。
9.一种用于加工颗粒材料的设备,该设备限定或者包括如权利要 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或者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并且其间具有用于颗粒材料的输送管通道的排出管和接收管,
其中柔性管将排出管连接至接收管,
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依赖于柔性管的弹性端部区域上管至管的连 接,该区域已经变形从而允许插入到所述排出管和所述接收管中,然 后从其变形状态释放以呈现环绕的排出管或所述接收管的所述端部区 域内侧的缓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尔特科尔普国际有限公司,未经菲尔特科尔普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2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剪性混凝土土钉
- 下一篇:手柄肥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