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包含固体的材料剪切变稀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5486.4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R·特里格拉夫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图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包含 固体 材料 剪切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将包含固体的材料剪切变稀的方法,当材料在增稠装 置(1)和剪切变稀装置(7)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管道被输入以进 行剪切变稀、并在剪切变稀后通过另一个、第二管道被排出返回时, 当至少一个用于输入将要剪切变稀的材料的第一管道和另一个排出返 回剪切变稀的材料的第二管道至少在连接到增稠装置(1)的端部基本 上相互同心布置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增稠装置上形成开口(5、 6、17、18),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用于排出返回剪切变稀的材料(11) 的第二管道中配置可控的限制元件(12)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11) 的流动面积,增加包含固体的材料的剪切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连接到剪切变 稀装置的第二管道的端部配置限制元件(12)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 (11)的流动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二管道 的不同心的部分上配置限制元件(12)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11) 的流动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二管道 上配置限制元件(12)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11)的流动面积,该 第二管道在连接到增稠装置(1)的端部具有比第一管道大的外部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第二管道 上配置限制元件(12)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11)的流动面积,该 第二管道在连接到增稠装置(1)的端部具有比第一管道小的外部尺寸。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剪切变稀装置 (7)和限制元件(12)之间的第二管道中配置排出管路(13、20), 用于排出至少部分剪切变稀的材料(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排出管路(13、 20)排出的材料的量受限制元件(12)和剪切变稀装置(7)控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部分地在第 二管道的同心的部分上配置限制元件(12)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11) 的流动面积。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管道中在 限制元件(12)后的剪切变稀的材料流基本上垂直进入增稠装置(1) 的壁(2)。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管道中 在限制元件(12)后的剪切变稀的材料流基本上沿切向进入增稠装置 (1)的壁(2)。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管道中 在限制元件(12)后的剪切变稀的材料流基本上向下进入增稠装置(1) 的壁(2)。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管道中 在限制元件(12)后的剪切变稀的材料流基本上向上进入增稠装置(1) 的壁(2)。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含固体的材 料为泥浆。
14.用于与增稠和澄清装置结合使用以将包含固体的材料剪切变 稀的设备,该设备在增稠装置(1)和剪切变稀装置(7)之间包括一 个用于输入将要剪切变稀的材料的第一管道和另一个用于排出返回剪 切变稀的材料的第二管道,至少一个用于输入将要剪切变稀的材料的 第一管道和另一个用于排出返回剪切变稀的材料的第二管道至少在连 接到增稠装置(1)的端部基本上相互同心地定位,这些管道在增稠装 置中形成开口(5、6、17、18),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可控的限制元件 (12)设置在笫二管道中来限制剪切变稀的材料(11)的流动面积, 增加包含固体的材料的剪切效果,该第二管道在增稠装置(1)和剪切 变稀装置(7)之间排出返回剪切变稀的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限制元件(12)配 置在第二管道中,该第二管道在连接到增稠装置(1)的端部具有比第 一管道大的外部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图泰有限公司,未经奥图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54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