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4910.3 | 申请日: | 200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2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长嶋克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1/28 | 分类号: | B29C41/28;B29C41/38;B29K1/00;B29L7/00;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或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各种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特别是用于这些显示装置的偏振片用保护膜以及可作为相位差膜使用的具有双折射性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成是在液晶单元的两侧设置偏振片。偏振片只允许通过一定方向的极化面的光,故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担负着将由电场引起的液晶取向变化加以可视化的重要作用,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受偏振片的性能影响很大。
近年来,随着液晶面板的大画面化,期望宽度大的偏振片保护膜、相位差膜。
以往,在利用溶液流延制膜法制造光学膜中,将所期望成分的树脂溶液流延于旋转驱动金属制环形带(带支持体)上,干燥至可输送状态后,从带支持体上剥离,然后干燥,卷绕,由此制膜。
此处,作为得到宽度更宽的膜的方法,可列举在宽度方向上拉伸剥离后的膜,但存在下述的问题:不能得到必需的光学特性、机械特性变化,从而形成不能使用或用途被限制的制品。
因此,以往通过增大带支持体的宽度来增大流延宽度,制造宽度宽的膜。
另一方面,通过使旋转驱动金属制环形带的前后一对旋转鼓的旋转轴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进行通过带支持体的输送膜(片料)时的左右摆动(蛇行)调整,例如,使任何一侧旋转鼓的旋转轴与带支持体行进方向的角度略偏离直角等方法。
但是,控制该带支持体的左右摆动时,由于在带端部施加很大的力,反复控制,带端部会变形。特别是带支持体的宽度大于1.8m时,该变形显著。变形变大,则带端部与加热/冷却鼓的接触变弱,于是传热降低,发生端部干燥不良、端部混入气泡的故障。若带端部干燥不良,则剥离时膜的一部分残留在带上,产生剥离不良,若带支持体左右两端的变形进一步变大,则会产生下列问题:膜制品的平面性差、带支持体端部与流延模头接触,划坏设备,妨碍膜的生产。
此处,关于以往使用宽度较宽的带支持体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造光学膜的方法,相关专利文献如下。
专利文献1公开了溶液制膜的方法,其中,作为支持从模头流延出来的聚合物溶液膜的支持体,使用宽度1.6m以上的带,该带的左右摆动量为相对于带宽度的±0.5%以下,而且由模头的膜流延宽度为带宽度的70%以上,带宽度-(左右摆动量×4)以下。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271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宽度较宽的带支持体,规定了相对于带宽度的膜的流延宽度,虽然可降低左右摆动量,但多少还是会发生左右摆动,长期运转会产生上述带端部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利用该方法,即使使用宽度宽的带支持体生产膜,也很少发生左右摆动,保持稳定的输送状态,不会发生流延膜(片料)端部干燥不良、膜平面性差的问题,可以得到稳定的高生产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者经过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在溶液流延制膜法中,通过采用下述方法,左右摆动控制时施加于带支持体上的应力降低,可抑制长时间运转后带支持体两端的变形,完成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的发明是光学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热塑性树脂膜原料溶解于溶剂中制成胶浆(溶液),然后将该胶浆通过流延模头流延于宽度1.8m以上的带支持体上,再干燥从带支持体上剥离的片料(膜),其中,上述带支持体左右两端部分的厚度(Te)与包括带支持体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其他部分的厚度(T)相比,薄5~20%,左右两端部分的宽度(We)分别为从带支持体左右两侧边缘算起的带支持体全部宽度(W)的2~25%。
权利要求2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带支持体左右两端部分的厚度(Te)与包括带支持体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其他部分的厚度(T)相比,薄8~15%,左右两端部分的宽度(We)分别为从带支持体左右两侧边缘算起的带支持体全部宽度(W)的2~25%。
权利要求3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带支持体左右两端部分的厚度(Te)与包括带支持体宽度方向中央部分的其他部分的厚度(T)相比,薄5~20%,左右两端部分的宽度(We)分别为从带支持体左右两侧边缘算起的带支持体全部宽度(W)的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装置
- 下一篇:用于压缩模制塑料制品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