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费托合成的气-液-固反应器的新型内部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4327.2 | 申请日: | 2007-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J·-C·维古伊;J·-M·施韦特泽;F·休古斯;M·穆尼尔;D·克雷蒂恩;B·西姆科威克;E·卡普拉尼;D·多齐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IFP公司;恩尼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22 | 分类号: | B01J8/22;C10G2/00;F28D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合成 反应器 新型 内部 换热器 | ||
1.被包含在用于费托合成的反应器内部的换热管束,所述反应器 包括壳体且装配有引入反应流体的器件、引入冷却剂的器件和排出部 分汽化的冷却剂的器件,所述管束包括等同模块的至少两个级,每个模 块包括被分布在中心管道周围的一组等同的发夹形件,所述中心管道对 于所关注的模块且对于在所述管束的不同级处与所关注的模块垂直地 对齐的模块组而言是共用的,其中所述中心管道包括分隔件,所述分隔 件允许在将冷却剂供应至所述模块的所述发夹形件的同时从这些所述 发夹形件中回收部分汽化的冷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在相同模块内部或者在 两个相继的级之间,在两个相邻发夹形件之间交替地对所述管束的发夹 形件进行供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单位体积反应介 质的换热表面介于4与30m2/m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个模块中的发夹形件 的数量等于2、4、6或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级的数量介于2与6之 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个模块中的发夹形件 的数量等于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个级中的模块数量介 于5与8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通过限定出4个相等垂 直区段的内部撑架来划分所述中心管道,从而允许限定出用于进行冷却 剂供应且用于回收部分汽化的冷却剂的两条独立线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个模块的所述发夹形 件包括多条垂直路径或多个弯回件,所述多条垂直路径或多个弯回件的 数量介于10与5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模块的每条中心管道包 括沿所述中心管道的外壁进行焊接且沿所述壁的整体进行延伸的初级 叶片,以便增加惯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除了所述初级叶片以 外,每条中心管道还装配有次级叶片,所述次级叶片被焊接到所述初级 叶片上以便与所述初级叶片相结合形成T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单位体积反应介 质的换热表面介于4与20m2/m3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束,其中每单位体积反应介 质的换热表面介于4与15m2/m3之间。
14.从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束中去除发夹 形件E1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吊索使与第4级处的发夹形件E11垂直的发夹形件E14与 位于反应器内部的举升器件附接;
b)对将所述发夹形件E14连接到相应模块的中心管道上的焊接部 进行切割,还对位于所述发夹形件E14侧面的上部和下部支承元件的焊 接部进行切割;
c)通过位于所述反应器内部的举升装置从所述发夹形件的原始模 块中去除所述发夹形件E14且所述发夹形件在由临时性梁柱形成的格 栅上移动,以便将发夹形件定位在所述反应器的上部人孔下面;
d)利用外部举升系统从该位置处从所述反应器中去除所述发夹形 件E14;
e)以与步骤a)至c)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从所述反应器中去除发 夹形件E13;
f)以与步骤a)至c)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从所述反应器中去除发 夹形件E12;
g)以与步骤a)至c)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从所述反应器中去除发 夹形件E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FP公司;恩尼有限公司,未经IFP公司;恩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3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