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系涂料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14226.5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水足岳明;本间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ADEKA |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2;C09D7/12;C09D133/06;C09D20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涂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装在汽车车体等上的水系涂料组合物,尤其是涉及水系涂料组合物的粘性适合于喷涂,而且通过金属涂装得到的涂膜的设计性优异的水系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以前,汽车车体等的涂料主要使用含有有机溶剂作为稀释溶剂的溶剂涂料。然而,由于近年的环境问题等要求削减溶剂,要求向水系涂料发展。汽车涂料中虽然底漆(电沉积涂料)已100%水系化,但在中涂涂料、面涂涂料中溶剂系是主流,尤其是现在由于底涂层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强烈要求底涂层的水系化。
一般底涂层采用喷雾涂装(喷涂)进行涂装,为了提高涂饰性(流挂、不均匀、金属感等)必须防止涂料的微粒子化和流挂。因此作为涂料的粘性,在高剪切下粘度降低的所谓触变性是必要的。
作为对水系涂料赋予触变性的粘性调节剂,可举出纤维素衍生物等粘性调节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添加了纤维素衍生物的粘性调节剂的水系涂料,有形成涂膜时不能得到充分的耐水性的问题。
另外,作为耐水性良好,能够赋予触变性的粘性调节剂,已知聚氨酯系的粘性调节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这些聚氨酯系粘性调节剂,尤其是在含有丙烯酸系乳液的水系涂料中,有时触变性不足,有涂膜的设计性变得不良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平9-3230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113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触变性,其结果涂料的耐水性及涂膜的设计性良好的水系涂料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者等潜心进行研究,发现了涂料的耐水性及涂膜的设计性良好的水系涂料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水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下述通式(1)表示的聚氨酯化合物作为(A)成分;
[化1]
(R1表示从C2-20的n元的醇中去除了羟基的残基,R2表示可以具有尿烷键的烃基,R3表示C8-30的烷基,R4表示C2-3的亚烷基,k表示1~500的整数,n和m表示2~10的整数。)
光亮材料作为(B)成分;
除了(A)成分以外的水溶性的树脂作为(C)成分。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触变性,涂料的耐水性及涂膜的设计性良好的水系涂料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A)成分的由通式(1)表示的聚氨酯化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R1-((OR4)k)n-OH表示的聚醚多元醇化合物与R2-(NCO)m表示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和R3-OH表示的1价的羟基化合物反应制得。
由R1-((OR4)k)n-OH表示的聚醚多元醇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与R1-(OH)n表示的多元醇化合物反应制得。作为由R1-(OH)n表示的多元醇化合物,通常为二~十元(式中,n为2~10的整数)、优选二~八元(式中,n为2~8的整数)的醇,更优选二~三元(式中,n为2~3的整数)的醇。一元醇时使粘性成为触变性的效果差,大于十元的醇时过度地成为高分子,因此通式(1)的化合物的粘度上升,有时制造变得困难。
作为二元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2-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1,2-辛二醇、氢化双酚A等。
作为三元醇,例如可举出甘油、三羟基异丁烷、1,2,3-丁三醇、1,2,3-戊三醇、2-甲基-1,2,3-丙三醇、2-甲基-2,3,4-丁三醇、2-乙基-1,2,3-丁三醇、2,3,4-戊三醇、2,3,4-己三醇、4-丙基-3,4,5-庚三醇、2,4-二甲基-2,3,4-戊三醇、五甲基丙三醇、五甘油、1,2,4-丁三醇、1,2,4-戊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ADEKA,未经株式会社ADEKA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