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内部器官的医疗器械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2588.0 | 申请日: | 200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裕;松波秀明;小城康雅;坂口幸彦;池田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裕;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内部 器官 医疗器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活体的内部器官固定在该活体的体表的医疗器械、以及利用这种医疗器械固定内部器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三种向不能够从口腔摄取营养物质的病人提供营养的方式,即:静脉喂食方式、通过将导管从病人的鼻腔插入到病人的胃内的胃部喂食或类似方式、以及通过胃瘘管(fistula)的肠道喂食(enteral feeding)方式。
近年来,由于肠道营养供给及其注入方法的发展,利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肠道供给方式被频繁地运用。
在施以胃造口术之前,利用PEG术形成穿过病人的腹壁和胃壁的穿孔。为了在形成该穿孔前暂时固定活动的胃壁,通常通过缝线(suture)将腹壁与胃壁固定。
作为用于这种缝线的医疗器械,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或类似器械,其构造为包括:用于插入缝线的穿刺针(puncture needle)(“缝线插针”);用于夹持缝线的穿刺针(“缝线抓针”),其与缝线插针平行地布置;管心针(stylet),其可滑动地插入缝线抓针内;以及固定构件,其将缝线插针和缝线抓针的基端(base end)彼此固定,并通过管心针夹持缝线(例如,参阅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第04—226643号特许公开的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医疗器械需要同时操作两个穿刺针,因此有必要预先确定两个穿刺针的穿刺位置。
本发明是在上述的情况下做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穿刺操作提高用于缝线的医疗器械的穿刺操作的操作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第一种医疗器械,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其中,该第一单元包括:主体,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导向单元,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沿该竖直方向贯穿该导向单元,该导向单元从所述主体的下端沿着与该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伸出;中空结构的第一穿刺针,该第一穿刺针在其上端附近由所述主体沿着竖直方向可滑动地支撑,并且该第一穿刺针具有可滑动地从上方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的、尖锐的下端;以及第一保持板,其一体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穿刺针的上端附近;以及,其中该第二单元包括:中空结构的第二穿刺针,该第二穿刺针具有可滑动地从上方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的、尖锐的下端;以及第二保持板,其一体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穿刺针的上端附近。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分开地形成以彼此接合及彼此分开,以及其中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的所述第二穿刺针的所述第二保持板从上方可接近地且可分离地邻接该第一穿刺针的该第一保持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第二种医疗器械,包括:主体;第一保持板,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主体可滑动;第一穿刺针,其由所述第一保持板保持;第二保持板,其可分离地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保持板上;以及第二穿刺针,其由所述第二保持板保持。
在该医疗器械中,第二保持板可分离地且可移动地安装到第一保持板上。由此,当第一穿刺针刺入时,能够将第二穿刺针分离。此外,在刺入该第一穿刺针之后,能够连接该第二穿刺针,并且第二保持板在该第一保持板上适当地移动,以便最优地设置第二穿刺针的穿刺位置。由此实现该医疗器械的卓越的操作性能。
此外,所述第二保持板沿预定方向朝所述第一保持板的移动被限制,并且所述第一穿刺针和和所述第二穿刺针安装为:所述第一穿刺针和和所述第二穿刺针的针尖的开口彼此相对。由此,当第二穿刺针刺入时,能够容易地调节各针尖的朝向。
此外,在将所述第二穿刺针移动靠近所述第一穿刺针的状态下,设置接 合单元,该接合单元将所述第二保持板与所述第一保持板接合。在接合状态下,所述主体朝向基端侧移动,从而将第一穿刺针和第二穿刺针的针尖存放在存放部内。由此,在处理(dispose)医疗器械时,能够处理穿刺针。
此外,通过将所述第二保持板朝向所述第一保持板移动,所述第二穿刺针相对于所述第一穿刺针的状态改变为不同的状态。因此,能够可视地及迅速地确定该医疗器械已被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裕;住友电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裕;住友电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2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道路缓冲岛及其应用
- 下一篇:基于ARM的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