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部分型可热固化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2570.0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T·佐崎;A·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C08G18/10;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型可热 固化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易通过加热的方法固化的单部分型可热固化组合物,其表现出优良的粘合性质,在升高的温度烘烤期间也不会软化,即使固化不充分它也可以通过大气中的水分完全固化,并且可以容易地涂覆。
背景技术
当压模钢盘在汽车、电冰箱和类似物品的生产线上通过部分焊接,例如点焊装配时,为了通过密封接合部件或空部件保持密封性质和不漏水的性质,通常使用热固化密封产品。通过部分焊接,例如点焊装配的结构要经受电镀涂层以防止生锈,并且之后将可热固化产品应用于特别的部分。然后,如果必要的话,为了审美的目的,在其上烘烤内层涂层,中间涂层和最后一道涂层油漆。通过上述烘烤油漆期间的热量,使密封产品固化。为了上述用途,测量或混合是不必要的,且单部分型可热固化密封产品是合适的。
通常作为单部分型可热固化密封产品,使用聚氯乙烯(PVC)糊剂组合物,它是所谓的PVC增塑溶胶基密封产物,其中PVC粉末分散在增塑剂中,并混合粘合剂、稳定剂、填料和类似物。但是燃烧期间,聚氯乙烯导致产生二恶英和类似物质。基于这个原因,期望开发替代品。例如,丙烯酰基溶胶基或尿烷基密封产品最近获得了活跃的研究(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第一公开号No.H10-158353)。
但是在使用单部分型可热固化尿烷组合物作为密封产品的情况中,由于可热固化尿烷组合物在升高的温度下例如大约160℃下烘烤时具有软化的性质,期望另一种的可热固化尿烷组合物其中组合物易于通过加热固化,表现出优良的粘合性质,且即使在升高的温度下烘烤也不会软化。此外,即使由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以及类似因素固化不充分却也有用的密封产品也是期望的。此外在涂覆密封产品的情况中,涂膜和固化的尿烷组合物之间有必要表现出良好的粘附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计划满足上述要求。更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部分型可热固化组合物,其表现出优良的粘合性质,通过加热易于固化,即使在升高的温度下烘烤组合物它也不会软化,即使由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类似的因素固化不完全,其也会通过大气中的水分而完全固化,并在组合物固化后表现出与涂膜增加的粘附性。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一种单部分型可热固化组合物而实现,其包含
(A)具有尿烷键,且在链末端或其侧链位置具有异氰酸酯基团的预聚物;
(B)胺加合物型潜在硬化剂;以及
(C)水分潜在硬化剂。
上述预聚物(A)优选具有聚醚结构。
上述预聚物(A)以基于组合物总重量的15到80%重量包含于其中。
上述胺加合物型潜在硬化剂(B)以基于组合物总重量的0.1到10%重量包含于其中。
上述水分潜在硬化剂(C)以基于组合物总重量的0.1到10%重量包含于其中。
本发明的单部分型可热固化组合物可以作为密封产品或粘合剂的主要组分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单部分型可热固化组合物,其表现出优良粘合性质,易于通过加热固化,当组合物在升高的温度下烘烤也不会软化,并且在组合物固化后与涂膜表现出增加的粘附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主要组分之一的上述具有尿烷键,并且在链的末端或其侧链位置具有氨基甲酸酯基的预聚物(A)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尿烷键包含在线型主链上,且异氰酸酯基团包含在分子的链末端位置,特别地,在两个链末端位置。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上述预聚物(A)可以以15到80%重量的范围包括于其中,优选在30到70%重量范围内,且更优选在40到60%重量的范围内。
上述预聚物(A)可以通过例如使多异氰酸酯组分与多元醇组分反应制备。上述多异氰酸酯组分优选含有数量为20%到60%范围内的NCO(异氰酸酯)基团。上述多异氰酸酯可以是脂肪族、脂环族和/或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2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