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枝状聚酯、其制造方法和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11972.9 申请日: 2007-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15748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2
发明(设计)人: 立川浩司;横江牧人;滨口美都繁;斋藤真希子;松冈英夫;山中亨 申请(专利权)人: 东丽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G63/60 分类号: C08G63/60;C08G63/06;C08G63/127;C08L67/00;C08L67/02;C08L67/04;C08L77/00;C08L10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段承恩;陈海红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树枝 聚酯 制造 方法 塑性 树脂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枝状聚酯,其具有被立体控制了的多个官能基,通过配合在热塑性树脂中,可以赋予改良热塑性树脂的薄壁流动性,并且由于阻气性、刚性提高而能够实现薄壁轻量化等的效果。 

背景技术

近年,对塑料的高性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各种新性能的聚合物被大量开发,用于市场。其中,以分子链的平行配列为特征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液晶性聚酯等的液晶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成型性和机械性质的这一点被人们所关注,在以电、电子部件用途为中心的注射成型品用途中的需要扩大。 

但是,液晶性树脂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在与其它热塑性树脂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其非常大的各向异性都给成型品的使用、设计带来约束,有时使用受限制。 

因此,着眼于各向异性的降低,研究通过共聚、混炼在液晶性聚酯中配合三官能、四官能的化合物,导入分枝(参照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导入少量的支化结构(branchedstructure),来改良液晶性树脂的横方向的机械强度,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导入少量的支化结构,来改善液晶性树脂的流动各向异性。但是,如果在液晶性树脂中导入交联点,则液晶性树脂的规则结构被破坏,因此不能说充分平衡地获得效果。 

另外,着眼于熔接强度、成型加工性的平衡,研究导入同样的支化结构(参照专利文献3、4)。 

在专利文献3中,在液晶性树脂中共聚三官能或四官能的结构单元,  研究高聚合化。机械物性、熔接强度确实提高,但是对于同等分子量的没有交联的物质,熔融粘度增加,对流动性没有改良。 

在专利文献4中,在液晶性树脂中配合四分枝(tetra-branched)结构的聚酯低聚物,脱模性得到改良,机械物性等的平衡也良好。但是,该支化结构的聚酯低聚物与液晶性树脂不积极地反应,而如果提高添加量,则性能降低。 

另外,研究了具有树枝状结构的聚酰胺,另外,研究了在热塑性树脂中配合上述聚酰胺所带来的流动性的改良(参照专利文献5、6)。 

在专利文献5、6中,研究了以杂原子为支化点的树枝状高分子,但是在具有杂原子支化点的情况下,热稳定性不充分,不能获得充分的性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仅利用支化结构的聚合进行的多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专利文献1:特开昭58-104924号公报(第1~5页) 

专利文献2:特公平5-38007号公报(第1、2页) 

专利文献3:特开平3-275715号公报(第1页) 

专利文献4:特开平6-340797号公报(第1页) 

专利文献5:特表2005-513186号公报(第1页) 

专利文献6:特开2000-264965号公报(第1页) 

专利文献7:特开平5-214083号公报(第1~2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树枝状聚酯,其具有液晶性树脂的特性,另外,作为成为问题的特性的各向异性也得到改良,并且具有高剪切响应性,并且通过配合在热塑性树脂中,可以改良热塑性树脂的薄壁流动性并且赋予提高阻气性、刚性等的效果。 

本发明者们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具有目前没有的新的结构、显示液晶性的树枝状聚酯,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树枝状聚酯,其含有选自芳香族氧基羰基单元(P)、  芳香族和/或脂肪族二氧基单元(Q)、和芳香族二羰基单元(R)中的至少一种结构单元和3官能以上的有机残基(B),并且B的含量相对于构成树枝状聚酯的全部单体,在7.5~50摩尔%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包括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热塑性树脂中配合有上述树枝状聚酯。 

另外,本发明包括一种树枝状聚酯的制造方法,是使含有选自下式R1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种结构单元的单体、含有选自下式R2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种结构单元的单体、含有选自下式R3所示的结构单元中的至少1种结构单元的单体和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单体反应的树枝状聚酯的制造方法,该多官能化合物的添加量(摩尔)相对于构成树枝状聚酯的全部单体的添加量(摩尔),为7.5摩尔%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1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