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细胞生长的片状微纤维化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11797.3 | 申请日: | 2007-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里奥·A·佩雷斯;特里·R·霍布斯;斯特凡妮·J·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02 | 分类号: | C12N5/02;C12N5/08;C12N5/06;C12N5/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 青;樊卫民 |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细胞 生长 片状 纤维化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纤维化热塑性聚合材料的基质培养细胞。
背景技术
组织工程和伤口愈合是重建和/或再生失去的或损坏的组织的方 法。早期在开发用于细胞生长的细胞外基质方面所作的努力包括使用 可生物降解材料和可生物吸收材料。在这些基质的开发中,透明质酸 和胶原已被采用作为工程组织用于器官的置换、烧伤或溃烂皮肤的置 换、骨丢失的置换或甚至用于脑组织的置换。这些材料通常是昂贵的 并且在大量制备时具有可变的特性。
诸如聚乳酸均聚物和聚已酸内酯均聚物之类的聚合物及其相关的 共聚物和共混物作为支架和/或细胞外基质提供用于细胞渗透和聚合物 降解的多孔结构。然而,为了成功进行组织再生,足够的细胞增殖和 适当的分化必须在三维细胞复合物中实现。非织造织物已经在组织应 用中被用作支架,如以下文献中所述:Aigner,J.et al.,“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with Novel Nonwoven Structured Biomaterial Based on Hyaluronic Acid Benzyl Ester”,J.Biomed.Mater.Res.,1998,42,172-181 (爱格纳等人,“基于透明质酸苄基酯的新型非织造结构生物材料的 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杂志》,1998年第42卷第172-181 页);Bhat,G.S.,“Nonwovens as Three-Dimensional Textiles for Composites”,Mater.Manuf.Process.1995,10,67-688(巴哈特,“非织 物作为三维纺织物用于复合材料”,《材料与制造工艺》,1995年第 10卷第67-688页);Ma,T.,Tissue Engineering Human Placenta Trophoblast Cells in3-D Fibrous Matrix:Spatial Effects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Function”,Biotechnol.Prog.,1999,15,715-724(马, “三维纤维基质中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组织工程:对细胞增殖和功能 在空间上的影响”,《生物工艺学进展》,1999年第15卷第715-724 页)以及Bhattarai,S.R.et al.,“Novel Biodegradable Electrospun Membrane:Scaffold for Tissue Engineering”,Biomaterials,2004,25, 2595-2602(巴塔拉伊等人,“新型可生物降解的静电纺丝膜:用于组 织工程的支架”,《生物材料》,2004年第25卷第2595-2602页)。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形态和功能是其组成细胞的形态、功能和行为的总和。因此, 该领域的研究已发展为使得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人的行为有了更 好的了解。技术和方法学的改进已使细胞生物学在对细胞的了解上发 展到了新的水平。
在生长的细胞系统中,循环是通过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而形 成细胞来发生的。该循环在多细胞机体中以及在分离细胞的培养中发 生。细胞的所有组分在以有丝分裂(核分裂)和胞质分裂(细胞质的 分裂)的分裂事件结束的循环中加倍。
多细胞机体中的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变成特化细胞以执行特定功 能。更高级的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从单细胞阶段开始,并且随着个体的 生长变得更复杂并且呈现出其特征形式。由于特化细胞类型的群体以 某种模式保持聚集,因此分化的细胞维持其特征形式和个性。几种细 胞类型构成组织,并且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1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