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稳定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0210.7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克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 | 分类号: | B60G17/016;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赵 飞;南 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稳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安装在车辆上的稳定器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的稳定器系统:该系统装有致动器并能够通过致动器的操作来改变稳定器杆的刚性或刚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一种如JP-A-2002-518245所描述的主动稳定器系统,即能够根据车辆的转弯状况等来改变由稳定器杆施加或产生的侧倾约束力的稳定器系统。这种主动稳定器系统实际安装在一些车辆上。该稳定器系统包括稳定器设备,稳定器设备是由稳定器杆和致动器构成的。通过对致动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稳定器杆的刚度得到改变,从而主动地改变由稳定器杆施加的侧倾约束力。
发明内容
(A)发明的简介
在上述稳定器系统中,即使在车辆向右转弯和向左转弯中对致动器进行类似的控制,车身的侧倾量也会根据车辆的转弯状况(即根据车辆在向左还是向右转弯)而不同。侧倾量的差异来源于稳定器设备的结构,例如稳定器杆的构造和致动器的位置。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根据车辆结构和车辆状况等,使向右转弯时的侧倾约束力与向左转弯时的侧倾约束力彼此不同可能更为有利。因此,如果稳定器系统被构造成能够处理这样的现象和情况,则会改善稳定器系统的实用性。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实用性的车辆稳定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根据本发明用于车辆的稳定器系统构造成使 得能够通过控制致动器的操作量来改变稳定器杆的刚度,并使得致动器能够以下述方式受到控制:对于作用在车身上的侧倾力矩的不同方向,使致动器的目标操作量也不同。
在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器系统中,即使在车辆向右转弯时的车身侧倾量与车辆向左转弯时的车身侧倾量之间存在差异,也可以减小这种差异。根据这样的优点,这种稳定器系统具有高实用性。
(B)发明的形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被认为可主张权利的本发明(下文中可以称为“本发明”)的各种形式。本发明的各种形式进行了编号,并在适当之处采用从属于其他一种或多种形式的方式以便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下面描述的技术特征或其任何组合,而是应当考虑到下文对各种形式以及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来解释。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下列形式中任何一者中包括的多个组成元素或特征不一定要一起提供,向下列形式中任何一者增加一个或多个组成元素或者一个或多个特征所得的任何形式、从下列形式中任何一者删除一个或多个组成元素或者一个或多个特征所得的任何形式也可以认为是本发明的一种形式。
(1)一种用于车辆的稳定器系统,包括:
稳定器设备,其包括稳定器杆和致动器,所述稳定器杆在其相反端连接到相应的车轮保持部件,所述车轮保持部件分别保持所述车辆的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所述致动器根据所述致动器从中性位置的操作量来改变所述稳定器杆的刚度;和
控制装置,其根据侧倾力矩指标量来确定所述致动器的目标操作量,所述侧倾力矩指标量表征了作用在车身上的侧倾力矩,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所述目标操作量,使得对于作用在车身上的侧倾力矩的不同方向,所述目标操作量不同,并根据所确定的目标操作量来控制所述致动器的操作。
根据这种形式(1)构造的稳定器系统是所谓的“主动稳定器系统”,该系统使稳定器杆能够针对作用于车身上的侧倾力矩来施加侧倾抑制力,并被构造成使得可根据侧倾力矩来控制侧倾抑制力。稳定器杆被设 置成根据其刚度来施加侧倾抑制力。在这种稳定器系统中,通过控制致动器的操作量来改变稳定器杆的刚度,从而调节侧倾抑制力以使车身的侧倾量适当。
在这种稳定器系统中,使对于作用在车身上的侧倾力矩的不同方向,致动器的目标操作量也不同,从而可以对于侧倾力矩的不同方使稳定器杆的刚度适当。即,在特定的致动器操作量情况下执行控制时,稳定器杆的刚度可以根据例如由稳定器设备的结构造成的要施加的侧倾抑制力的方向而不同。在此情况下,根据这种形式,可以对于两个不同方向的侧倾力矩都获得类似的侧倾抑制效果。换言之,即使在对于相同的侧倾力矩大小,车身的侧倾量根据车辆向右或向左转弯而不同,也可以减小这种侧倾量的差异。此外,在无论侧倾抑制力的方向如何,对于致动器的特定操作量,稳定器杆的刚度相同的情况下,使要由稳定器杆施加的侧倾抑制力根据车辆结构、车辆状况等对于不同方向而不同会有利。这种系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0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