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蛋白质表达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09437.X | 申请日: | 200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5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游军;田畑寿晃;井上诚;朱亚峰;长谷川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物载体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12N15/09 | 分类号: | C12N15/09;C12N7/00;C12P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蛋白质 表达 系统 | ||
1.包含以下(a)~(c)步骤的在靶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
(a)将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和携带外源基因的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导入生产细胞的步骤,
(b)回收分别包装了在该生产细胞内生产的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以及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而成的病毒粒子的步骤,
(c)将(b)步骤所回收的病毒粒子导入靶细胞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步骤还包含将表达NP蛋白质、P蛋白质、以及L蛋白质的载体导入生产细胞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是核糖核蛋白(RNP)复合体或病毒样粒子(VL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具有一个或多个启动子。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启动子中的至少一个是RNA聚合酶I启动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负链RNA病毒是副粘病毒。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为由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或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表达副粘病毒的NP蛋白质、P蛋白质及L蛋白质。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是包含下述负链单链RNA的载体,所述负链单链RNA经过修饰使得其不表达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M蛋白质或HN蛋白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蛋白质,且所述负链单链RNA的5′端尾随区被替换成前导区。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生产细胞表达在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中经修饰而不表达的F蛋白质、M蛋白质或HN蛋白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蛋白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经过修饰使其不表达F蛋白质。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在P基因和/或C基因中具有突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包含以下(a)或(b)的负链单链RNA:
(a)包含序列号10的碱基序列的单链负链RNA;
(b)与含序列号10的碱基序列的负链RNA的互补链在严格条件下杂交的单链负链RNA。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副粘病毒是仙台病毒。
14.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是野生型仙台病毒载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生产细胞是表达T7RNA聚合酶的细胞。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在体外的靶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靶细胞是293T细胞、A549细胞、BHK-21细胞、C2C12细胞、HeLa细胞、LLC-MK2细胞、MDCK细胞、或NIH3T3细胞中的任一种细胞。
18.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为在体内的靶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
19.包含下述负链单链RNA的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其中,所述负链单链RNA经过修饰使得其不表达副粘病毒的F蛋白质、M蛋白质或HN蛋白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蛋白质,且所述负链单链RNA的5′端尾随区被替换成前导区。
20.携带外源基因的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
21.在靶细胞内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权利要求19的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和权利要求20的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导入靶细胞的步骤。
22.病毒粒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a)和(b)的步骤:
(a)将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以及携带外源基因的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导入生产细胞的步骤;
(b)回收分别包装了在该生产细胞内生产的辅助负链RNA病毒载体和负链RNA病毒微型基因组的病毒粒子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物载体株式会社,未经生物载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94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