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失败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08826.0 | 申请日: | 2007-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仲俉正利;T·阿屈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基亚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16;H04L12/56;H04W92/12;H04W8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赵林琳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混合 自动 请求 失败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程序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基于申请日为2006年2月3日、发明名称为“HARQ Failure Indication Due to MA C-E Reset in UE”的临时美国专利申请第 60/765,073号并且要求该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地涉及无线通信而且具体地涉及经由无线通信的分 组数据通信。
背景技术
电信业正在开发包括高速接入而又支持宽带服务的新一代既灵 活又负担得起的通信。第三代移动电信系统的许多特征已经确立, 但是许多其它特征仍有待完善。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内的系统之一是向固定以及移动客户递送语 音、数据、多媒体和宽带信息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UMTS 被设计为支持增加的系统容量和数据能力。电磁频谱的高效使用在 UMTS中至关重要。已知可以使用频分双工(FDD)或者使用时分 双工(TDD)方案来获得频谱效率。空分双工(SDD)是用于无线 信的第三种双工传输方法。
如图1和图2中可见,UMTS架构包括用户设备102(UE)、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104(UTRAN)和核心网络126(CN)。 在UTRAN与UE之间的空中接口称为Uu,而在UTRAN与核心网 络之间的接口称为Iu。
UTRAN包括无线网络子系统128(RNS)的集合,各RNS具有 多个小区(C)的地理覆盖。在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称为lur。
各无线网络子系统128(RNS)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112(RNC) 和至少一个节点B114,各节点B具有至少一个小区的地理覆盖。如 从图6中可见,在RNC112与节点B114之间的接口称为Iub,而 Iub是硬连线接口而不是空中接口。对于任何节点B114,仅有一个 RNC112。节点B114负责去往和来自UE102的无线发送和接收(通 常可以在塔顶或者优选地在可见性较低的位置看见节点B天线)。 RNC112具有对RNS128内各节点B114的逻辑资源的整体控制, 并且RNC112也负责切换判决,这些切换判决引起将呼叫从一个小 区切换到另一小区或者在同一小区中的无线信道之间切换。一个或 者多个可能的RNS128与核心网络126对接并且具体地与核心网络 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31对接。
当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具有与UE(用户设备)的RRC(无 线资源控制)连接时,它称为用于该UE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 (SRNC)。SRNC负责UTRAN内的用户移动性并且也是朝向CN (核心网络)的连接点。
通常,在相关领域中通过根据描述了物理层(L1)、数据链路 层(L2)和网络层(L3)的无线接入网络规范而建立的无线接口协 议来实现在用户设备(UE)与UTRAN之间的接口。这些层基于在 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的下三层。
例如,物理层(PHY)向更高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并且经由传 输信道链接到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数据经由传输信道在处于 L2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与处于L1的物理层之间行进。传输 信道根据信道是否被共享而分成专用传输信道和公共传输信道。也 通过在不同物理层之间、即在发送侧(发送器)与接收侧(接收器) 的物理层之间的物理信道执行数据传输。
在相关领域的典型系统的这一例子中,第二层L2包括MAC层、 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广播/多播控制(BMC)层和分组数据会 聚协议(PDCP)层。MAC层将各种逻辑信道映射到各传输信道。 MAC层还通过将多个逻辑信道映射到一个传输信道来对逻辑信道进 行多路复用。MAC层经由逻辑信道连接到上层的RLC层。逻辑信 道根据传输的信息类型而分成用于传输控制平面信息的控制信道和 用于传输用户平面信息的业务信道。术语“业务”有时可以理解为涵 盖控制信息,但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业务信号”将指代用户平面中 的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基亚公司,未经诺基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8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