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状光源装置、使用其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平面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06399.2 | 申请日: | 2007-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久义;长畑隆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F21S2/00;G02B6/00;G03B27/54;H01L3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状 光源 装置 使用 图像 读取 平面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状光源装置、使用其的图像读取装置和平面显示装 置。该线状光源装置适于用作图像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的照明光源、 或者液晶显示装置等平面显示装置的背光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所谓平台型的图像扫描器。该 图像扫描器中使用了搭载有CCD线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单元(以下, 简称其“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这种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一 般情况下如本申请的图11所示,通过在外壳5内组装照明光源1、多 个反射镜21~25、透镜3、CCD线传感器4而构成。另外,在平台型 图像扫描器S中,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以在由透明玻璃等构成的原 稿载置台DP的下方沿着副扫描方向(图11中的左右方向)移动的方 式设置。在原稿的读取动作中,来自被照明光源1发出的光照明的原 稿D的反射光被多个反射镜21~25反射之后,通过透镜3被聚光在 CCD线传感器4上。此时,原稿D上的在主扫描方向(图11中与纸 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一条线的图像在CCD线传感器4上成像并被读 取。在该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每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规定间距时重 复该动作,由此,原稿的二维图像被读取。
在使用上述这种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构成平台型图像扫描器S 的情况下,原稿D到CCD线传感器4的光程较长,能够将透镜3的视 场深度设定得较深。因此,它具有即使原稿D从原稿台DP略为突起 也能够读取抑制离焦模糊的鲜明的图像等优点。
上述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中的照明光源1一般采用发出白色光 的冷阴极管。其理由在于,为了读取彩色图像,作为遍及主扫描方向 的读取宽度的全长以均等的亮度照明原稿用的线状光源装置,在当前 状况下考虑到成本,该冷阴极管是最佳选择。
但是,作为CCD图像传感器单元U中的线状光源装置使用冷阴极 管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冷阴极管的驱动需要使用逆变器等进行升压的放电电压, 因此,电源电路成本增加。
第二,由于冷阴极管在内部封入有害的水银蒸气,因此不利于环 境。
第三,冷阴极管在长度方向的各处均匀发光,但是,CCD线传感 器4中的受光元件越接近端部受光量越低。其原因在于,在使用CCD 图像传感器单元U的情况下,例如,A4宽度的读取宽度最终被聚焦在 数10mm的CCD线传感器4上,因此,从CCD线传感器4或者透镜 3观看的视场角例如成为50°左右(参照图12),越靠近读取宽度的两 端,来自原稿的反射光量越低。该受光量的下降能够进行补正,但是, 特别是在读取彩色图像的情况下,需要复杂的补正电路。
第四,冷阴极管发出的光的利用效率差。其原因在于,虽然应照 明的方向是一个方向,但是冷阴极管从全周发光,因此众多的光被浪 费。另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在冷阴极管的背后配置反射 部件等的方法,成本增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4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课题在于,作为搭载有 CCD图像传感器单元等CCD线传感器的图像读取装置等的照明光源, 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使用冷阴极管时的上述问题的新型线状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线状光源装置作为照明光源的 图像读取装置,并且,提供一种使用该线状光源装置作为照明光源的 平面显示装置,该照明光源为所谓的背光源。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采用以下的技术手段。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线状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导光 部件,其具有由透明体形成为截面大致一样的柱状并且具有规定长度 的本体部、和在该本体部的两端形成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分 别与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相对配置的LED元件,上述本体部 的外周面形成为光滑的镜面状,并且遍及长度方向,在其周向的规定 的范围内形成有多个凹部或凸部,由此,具有以下倾向:从上述第一 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入射至上述本体部的来自上述LED元件的光,遍 及上述本体部的长度方向,从上述本体部的周面的与形成有上述凹部 或凸部的范围相对的区域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6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