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用材料以及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05182.X | 申请日: | 2007-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4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F7/16 | 分类号: | G03F7/16;B05D1/28;B32B37/20;G02B5/20;G03F7/0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 丹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层叠 及其 制造 方法 显示装置 用材 以及 液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具有感光性树脂层的感光性转印材料,利用转印法制作树脂结构物所优选的树脂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树脂层叠体的显示装置用材料以及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基板或硬质树脂基板等基板上层叠感光性树脂层等感光材料层而成的感光性层叠材料被用作在印刷电路板或滤色片的制作中使用的树脂层叠体。作为这样的树脂层叠体的用途,可以举出液晶面板,但液晶面板的课题之一在于制造成本的减低。尤其滤色片占液晶面板的成本的比率高,因而提高滤色片的成品率极有助于液晶面板的成本降低。
在使用感光性转印材料形成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已知可以使用能够并列多张供给比转印范围宽度窄的宽度的感光性转印材料的层压体(以下简称为2条层压体,但不限定于2条。),而不依赖于感光性转印材料的涂敷宽度地进行宽幅的层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通过组合多个窄宽度的转印材料,也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3616号公报
但如果想要在同一基板上转印长条状的多个转印材料,则在基板上的转印范围内形成成为被转印区域的相接部,可以进行图像显示的有效区域被限制。为了有效地利用基板,将该相接部抑制为最小限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转印中使用的长条状的转印材料(以下简称为网状物)的端部露出热塑性树脂等树脂成分,在层压时的加热、加压作用下,树脂成分超过被临时支承体覆盖的区域,渗出到基板上,成为污染基板面的一个原因。
即,例如在为了不使2个网状物交叉而并列地配置并在同一基板上层压的2条层压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增加有效范围而减小相接部的间隔,则有时从2个网状物的双方向网状物间的窄相接部渗出树脂成分,因其相乘效果而形成大的渗出区域。这种情况下,渗出在之后的曝光过程中成为滤色片的缺陷的原因,成为稳定制造的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状况而提出的,提供一种在同一基板上转印多个感光性转印材料(网状物)时可以抑制向网状物间的相接部的渗出量的树脂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另外,还提供一种异物附着引起的图像缺陷少、可以进行良好的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用材料(包括滤色片。)、显示质量良好的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实现所述课题的具体手段如下所述。
<1>一种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使用至少具备输出长条状的多个感光性转印材料的输出机构和将输出的所述多个感光性转印材料接合于同一基板上的接合机构的转印装置,以互不交叉的方式在同一基板上转印所述多个感光性转印材料的各感光性树脂层,其中,
所述感光性转印材料通过在临时支承体的正上方形成感光性树脂层而构成。
<2>根据所述<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机构具有层压辊,所述层压辊的外径为100mm以下。
<3>根据所述<1>或<2>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的表面上的高低差为0.5μm以下。
<4>一种树脂层叠体,其是利用所述<1>~<3>的任意一项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树脂层叠体。
<5>一种显示装置用材料,其是对所述<4>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感光性树脂层进行曝光、显影而得到的显示装置用材料。
<6>一种显示装置,其是具备所述<5>记载的显示装置用材料的显示装置。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是具备所述<5>记载的显示装置用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
<8>根据所述<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机构具有层压辊对以及与该层压辊对的各层压辊抵接的2个支承辊。
<9>根据所述<1>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多个转印材料在同一基板上形成的所述感光性树脂层间的间隙为1~20mm。
<10>根据所述<2>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压辊的外径为50~80mm。
<11>根据所述<2>记载的树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压辊的硬度为50~7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5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