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中的液体冷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03577.6 | 申请日: | 2007-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C·科尔曼;G·凯贝尔;D·纽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2F1/16;F02F1/38;F28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中的 液体 冷却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冷却内燃机(11)的装置,包括冷却回路(13),该冷却回路(13)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液体冷却剂的冷却通道(23、24、41),所述冷却通道与内燃机(11)的至少一个部件(12a、12b、31)热接触,
其中,冷却通道(23、24、41)的接触冷却剂的壁至少在部分区域具有形成微结构的表面,该形成微结构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并且形成微结构的表面的小孔的平均尺寸为1-小于500μm,并且
该具有多孔结构的形成微结构的表面的层厚在10-1,000μm的范围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微结构的表面具有1-1500μm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a。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小孔所占的比例为1-9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微结构的表面的结构规则地排列。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微结构的表面的结构随机排列。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冷却通道的在运行时经受高热应力的壁部分具有形成微结构的表面。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燃机(11)的与至少一个冷却通道(23、24、41)热接触的部件是内燃机的至少一个曲轴箱(12b)和/或气缸盖(12a)和/或废气冷却器(31)。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回路中循环有含水冷却剂,该含水冷却剂包括表面活性添加剂。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添加剂为表面活性剂。
10.一种生产用于冷却内燃机的装置的方法,其中建造用于液体冷却剂的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具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至少部分地与内燃机热接触,其中在冷却通道的与液体冷却剂接触的至少部分壁上产生形成微结构的表面,该形成微结构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该形成微结构的表面的小孔的平均尺寸为1-小于500μm,并且
该具有多孔结构的形成微结构的表面的层厚在10-1,000μm的范围内。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壁进行机械的和/或化学的处理来产生所述形成微结构的表面。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壁上涂布或沉积涂层材料来产生所述形成微结构的表面。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铸造内燃机期间产生所述形成微结构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35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烯聚合方法
- 下一篇:快开门双级密封蒸汽灭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