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1751.3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敬一;油井隆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T5/40 | 分类号: | G06T5/40;G06T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睿;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其合成通过连续拍摄对象的图像而产生的 多个图像帧,以产生合成图像。
背景技术
常规摄像装置,例如数码相机,借助于光学透镜构成对象的光学图像, 并借助于图像拾取装置,例如CMOS图像传感器,将该光学图像转换为电 信号。
对于在暗处拍摄图像的方法,已知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以具有更 小手抖动的曝光时间连续拍摄对象的图像,在校正所述多个图像的运动的 同时将这些图像相加,从而产生一个图像(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特许 公报No.2000-224470)。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预先共同连续拍摄预定数量的图像,随 后将这些图像合成为一个图像。因此,如果在拍摄图像处理开始后,需要 较长时间获得最后的图像,那么当用户认识到拍摄图像处理失败时,就要 耗费大量时间来再次拍摄图像。
此外,由于预定了要被合成的图像数量,因此当在极其暗的地方拍摄 图像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合成了预定数量的图像,图像也没有变 得足够亮。
当在相对于夜景背景的暗处拍摄人的图像时,在人脸与夜景的明亮部 分之间的亮度上的差值较大。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充分地使人脸 变亮以充分地提供层次,要被合成的图像数量就必须足够高,以使得合成 图像足够亮。
连续拍摄的图像的足够的和必要的数量根据对象的摄像条件而变化。 似乎可以总是拍摄比必需的数量更多的图像来避免要被合成的图像数量的 不足,但存在这样的问题:用户必须在不晃动他或她手的情况下,长时间 把持相机。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极佳的可用性,并 能够在摄像操作期间向用户通知图像合成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模块,用于连续拍 摄对象的图像,以输出多个图像帧;图像合成模块,用于合成所述多个图 像帧,以产生合成图像;图像亮度调整模块,其允许所述图像合成模块对 所述图像帧进行合成,并执行图像亮度调整处理,以在所述摄像模块的连 续拍摄中,调整所述合成图像的亮度;以及中途图像显示模块,用于在所 述图像亮度调整处理中显示所述图像合成模块正在合成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该摄像装置合成多个图像帧,并且用户能够了解对所述 合成图像的亮度进行调整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够在摄像期间了解图像的 当前状态,并且可以提供具有良好可用性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码相机结构的示意性框 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中提供的图像处理模块的主要部分的 结构的框图;
图3是显示与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色调调整处理有关的色调曲 线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在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的累加数量与输出图像的亮度之间 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显示在累加数量与亮度调整参数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实例的曲 线图,该亮度调整参数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有关;
图6是显示在累加数量与亮度调整参数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实例的曲 线图,该亮度调整参数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有关;
图7是显示在累加数量与亮度调整参数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实例的曲 线图,该亮度调整参数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有关;
图8是显示在累加数量与色调校正参数之间对应关系的一个实例的曲 线图,该色调校正参数与图1所示的数码相机的色调调整处理有关;
图9A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示 意图;
图9B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示 意图;
图10A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 示意图;
图10B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 示意图;
图11A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 示意图;
图11B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 示意图;
图12A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 示意图;
图12B是显示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亮度调整处理的图像的 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未经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