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热发电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热发电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1279.3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勉;足立秀明;四桥聪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5/32 | 分类号: | H01L35/32;H01L35/16;H01L35/34;H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发电 元件 方法 及其 制造 器件 | ||
1.一种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使热发电元件中产生温度差而从所述元件获得电力,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包括:
相互相对配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
被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夹持,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电连接的叠层体,
所述叠层体具有交替地叠层有Bi2Te3层和含有Al、Cu、Ag或Au的金属层的结构,
所述金属层与所述Bi2Te3层的厚度之比在金属层∶Bi2Te3层=400∶1~20∶1的范围内,
所述Bi2Te3层和所述金属层的叠层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的方向,以15°以上60°以下的倾斜角θ倾斜,
在所述元件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温度差,由此,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获得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层面相对于所述方向的倾斜角θ为25°以上4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含有Cu、Ag或A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含有Cu或A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和所述Bi2Te3层的厚度之比在金属层∶Bi2Te3层=100∶1~80∶1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的功率因数为200(μW/(cm·K2))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含有Cu或Ag,
所述金属层和所述Bi2Te3层的厚度之比在金属层∶Bi2Te3层=100∶1~80∶1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热发电元件的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的功率因数为800(μW/(cm·K2))以上。
9.一种热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相对配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
被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夹持,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两者电连接的叠层体,
所述叠层体具有交替地叠层有Bi2Te3层和含有Al、Cu、Ag或Au的金属层的结构,
所述金属层与所述Bi2Te3层的厚度之比在金属层∶Bi2Te3层=400∶1~20∶1的范围内,
所述Bi2Te3层和所述金属层的叠层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的方向,以15°以上60°以下的倾斜角θ倾斜,
由于在所述元件的与所述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温度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叠层面相对于所述方向的倾斜角θ为25°以上4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含有Cu、Ag或Au。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含有Cu或Ag。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发电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层和所述Bi2Te3层的厚度之比在金属层∶Bi2Te3层=100∶1~80∶1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管和用于套管的组装方法
- 下一篇:血管内动脉瘤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