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器、收发器以及电场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0054.6 | 申请日: | 200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美浓谷直志;品川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3/00 | 分类号: | H04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器 收发 以及 电场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过于电场传递介质中感生电场,检测该感生的电场来进行 信息收发的通信中所使用的接收器、收发器以及电场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便携终端的小型化以及高性能化,可装配在人体上的可佩带计算机引 起了人们的关注。迄今,作为这种可佩带计算机之间的信息通信,提出了通过 在计算机上连接安装电场通信收发器,通过作为电场传递介质的人体而传递该 电场通信收发器所感生的电场,来进行信息收发的方法。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电场通信系统。
便携终端200中的发送器201,基于预定频率f的载波,调制并输出从小 型计算机206输出的要发送的信息(数据)。发送器201与大地209远离,在 电路地205与大地209之间产生寄生电容Cg207。另外,在人体210与大地之 间产生寄生电容Cb208。
在现有技术中,将电抗部203插入发送电路(调制/输出部202)与收发电 极204之间,施加在人体210上的电压信号通过与寄生电容的谐振现象而增大, 来实现电场通信(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153708号公报,美国专利申请 公报No.US2004/009226A1,公开日5月13日,2004)。
然而,在通过于作为介质的人体210中感生电场,从与收发电极104接触 的人体210检测该电场来进行通信的电场通信系统中,也检测到从不与接收器 (设置型装置102)接触的其他设备105发射的电场信号。图1是表示暴露于 来自其他设备(发射源)105的发射信号(噪音)106的电场通信系统的示意 图。需要指出,上述的所谓其他设备,也可以是未试图进行通信的其他电场通 信系统所具备的发送器。
当来自发射源105的发射信号106,是与来自发送器210的信号的频率相 同,并且以相同调制模式调制的数据时,在接收侧难以通过接收部103以及计 算机101区别所接收到的数据是来自发射源105的数据还是来自发送器201 的数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阻断来自寄生通 信路径的数据的高隔离性的通信中所需的接收器、收发器以及电场通信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发明指向一种接收器,在电场通 信系统中接收来自发送器或者收发器的感生电场,所述发送器或者收发器以预 定频率的交流信号调制要发送的信息并且具有可变电抗部,该可变电抗部与同 大地分离的发送器或收发器的电路地与大地之间的寄生电容、和电场传递介质 与大地之间的阻抗发生谐振,所述电场通信系统在电场传递介质中基于要发送 的信息而感生电场,并且使用该感生的电场发送信息,另一方面,所述电场通 信系统接收在所述电场传递介质中基于要接收的信息而感生的电场来进行通 信,所述接收器,具备:电极,向/从所述电场传递介质发送/接收电场;检测 用信号源,向所述电极施加检测用信号;以及检测部,检测所述检测用信号, 进一步根据所述检测用信号的振幅,检测接近所述电极的所述电场传递介质所 持有的所述发送器或收发器的所述可变电抗部、所述电场传递介质与大地之间 的阻抗、以及所述发送器或者收发器的地与大地之间的寄生电容的谐振状态, 在存在谐振状态的情况下输出信号。
权利要求2中描述的发明指向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还具备解调 部,用于在从所述检测部输出信号的情况下,解调从滤波器部(7)输出的信 号来输出信息,在其它情况下停止处理,所述滤波器部(7)减小具有预定频 率以外的频率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0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