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轴动态防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2223.7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晁会岩;罗大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 | 分类号: | H02K5/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一平 |
地址: | 315336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轴 动态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轴的防水结构,特别是一种电机轴处于动态工作状态下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电机的防水密封一般采用单个密封圈或者专用油封,主要适合内转子且转子不受外部径向冲击负载结构,比如普通洗衣机脱水桶的电机就采用在刹车盘上安装水封来起到防水保护作用。但是,由于采用橡胶材料制得的油封在使用过程中极易磨损,在用过一段时间后油封老化,则水还是容易从外部进入到电机内部,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油封的基础上,人们又设计了其他的电机密封结构以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如有专利号为ZL200420008565的中国实用新型《洗衣机脱水桶电机防水装置》公开了一种洗衣机脱水桶的电机防水装置,它是在电机外壳的上端位于刹车盘的下侧安装一个防水保护帽,将来自脱水桶中的污水经防水帽流入机体外,从而确保了脱水电机的防水安全。
然而对于像电动车辆上用的电机,其防水结构的设计又有其特别的要求。因为电动车在运行时,随着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的上下颠簸,整个电机外壳也同时不断地在径向承受瞬间重力冲击,设置在传统电机轴上的油封结构,由于在受到径向力冲击作用下,电机轴和油封相接触的部位会不断地磨损,油封与电机轴在接触表面就会产生一定的缝隙,外部的水就会从缝隙流进电机内壳中,进而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专利号为ZL95120546.3的中国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用电机防水结构》公开了一种防水结构简单并牢靠的电动机。它是在电动机的机壳内的上部设电刷,使与此连接的接线柱上下穿过机壳的上盖,把上盖的贯通部位用O形圈密封。在机壳的底部开出排水孔,在电动机轴与下部的贯通部位不施以防水密封,使其成为开放型结构,只靠O形圈可使电刷防水,从下方浸入的水可经由排水孔迅速排出。但是,所述的电机防水结构由于采用了开放性设计,外部水还是能够进入到电机内部,虽然能够通过排水孔迅速排出,但是时间一长,被水浸湿过的电机部件就容易生锈,也不宜于电机的正常使用,而且所述结构需要对电机本身进行局部结构的改进,不适用于在现有结构电机上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电机壳体不断地承受瞬间径向力冲击的情况下,仍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性能、且无需改变电机现有结构的电机轴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机轴动态防水结构,包括开有中心轴孔的端盖、能够穿过端盖中心轴孔的电机轴,以及套设在电机轴上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在所述轴承的同一侧间隔地设置有两个油封,所述端盖在中心轴孔上分别对应地具有与所述油封进行端面定位的第一内肩、第二内肩,所述电机轴、油封和端盖中心轴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个注满有非液态、非亲水性润滑脂的封闭的环形腔室。
所述的油封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形式的油封件,能够有效防止外部液体侵入电机轴内,优选的可以采用双道唇口的丁青橡胶油封。
所述的端盖可以用来定位安装在电机轴上的油封及轴承,并且还能够起到保护电机轴的作用,具体地,所述的端盖的前部沿轴线方向呈凸台,在后部还具有第三内肩,所述轴承容纳在所述端盖的中心轴孔内,并和所述的第三内肩进行端面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机轴采用了单边双油封结构,从而能够在电机轴和端盖通孔之间形成一个全密封的腔室,并且,在腔室内注满非液态、非亲水性润滑脂,这样一来,油封能够防止外界水进入密封腔室,同时也能保护密封腔室内的润滑脂不泄漏。于是,根据封闭空间内的容积相对固定的原理,当在电机轴受到外力冲击而发生径向瞬间移动的时候,密封腔室内因为始终被润滑脂填满,即使单边的油封磨损,外部的水或液体也无法透过充满了润滑脂的密封腔室而进入电机内腔,从而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水并保护电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轴防水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端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机轴的动态防水结构包括有电机轴1、轴承2、油封31、32和端盖4,其中,轴承2套在电机轴1上,并可绕电机轴1转动,端盖4在中心具有中心轴孔41,端盖4的前部沿轴线方向具有呈凸台45的小端面,端盖4在后部为大端面,端盖4在中心轴孔41上具有第一内肩42、第二内肩43和第三内肩44,所述的轴承2容纳于所述端盖4后部大端面的中心轴孔41内,并和端盖4在所述的第三内肩44进行端面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2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