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轴器V型叉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2102.2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9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廖竹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贝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B3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00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轴器 型叉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轴器V型叉杆结构,属多轴钻孔器部件总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多轴钻孔器按照被加工产品的批量及市场需求,一般分为两大类:固定式多轴钻孔器与可调式多轴钻孔器。固定式多轴钻孔器主要包括主动轴、夹紧箍、上壳体、轴承、主动齿轮、下壳体、固定盘、从动齿轮、中间轴、双联齿轮、V型叉杆、输出轴组件;可调式多轴钻孔器主要包括夹紧箍、上壳体、从动齿轮、从动轴、主动齿轮、轴承、下壳体、主动轴、V型叉杆、万向节摆臂组件。其V型叉杆没有导柱作一个周向定位的多轴器与所有钻孔机床、攻牙机等连接后,是靠V型叉杆把多轴器与钻床立柱来连接,作周向定位,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不足之处:由于V型叉杆系铸件,表面没有进行处理,不光洁,与立柱配合作上下运动时,是滑动摩擦,很容易把立柱磨损;而且不光滑的面进行滑动,不顺畅。时间一长,使用厂家没有定期更换,会有卡死现象,导致台钻或多轴器的其它部位的损伤。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V型叉杆与立柱呈滚动配合的多轴器V型叉杆。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两根叉杆导柱分别与叉杆座连接且构成V字形结构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两根叉杆导柱与叉杆座呈分体结构的设计,可以方便地就地取材,将圆柱型钢棒加工成叉杆导柱,既省料,又省工、省时。2、叉杆导柱上套有叉杆导套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实现了V型叉杆与立柱呈滚动配合的目的,避免了背景技术存在的易把立柱磨损、卡死现象。3、叉杆导柱是黄油线槽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小了叉杆导套与叉杆导柱间的磨擦力,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其技术方案:多轴器V型叉杆,它包括V型叉杆,其特征是:所述的V型叉杆中的两根叉杆导柱分别与叉杆座连接且构成V字形结构,两根叉杆导套分别套在两根叉杆导柱上且分别绕叉杆导柱转动,调节杆端部与叉杆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当多轴器中的主轴头作上下运动时,叉杆导套与立柱表面是点接触,V型叉杆的叉杆导套自身可以绕叉杆导柱滚动,叉杆导柱又带有黄油线槽,因此不仅不会出现磨损、卡死现象,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多轴器V型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多轴器V型叉杆,它包括V型叉杆,所述的V型叉杆中的两根叉杆导柱2分别与叉杆座1连接且构成V字形结构,两根叉杆导套3分别套在两根叉杆导柱2上且分别绕叉杆导柱2转动,位于叉杆导套3下端的叉杆导柱2上套有垫片6,位于叉杆导套3上端的叉杆导柱2上套有垫片4且采用螺钉5定位,叉杆导柱2设有黄油线槽。调节杆7端部与叉杆座1连接。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贝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贝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2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