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强制内润滑结构的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11908.X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2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平芳;曾庆星;殷琳;徐东云;张爱霞;龚滏生;雷雄波;赵丽娟;杨小兵;邬俊奇;赵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4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强制 润滑 结构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驱动桥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装载机驱动桥内的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必需进行润滑。驱动桥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各自进行润滑:一是轮边减速机构的润滑;一是中央主减速器部分的润滑。轮边减速机构是通过浸油润滑,在轮边机构里注入适量的润滑油,工作时轮边减速机构的齿轮转动时搅动油池,形成飞溅,进行轮系润滑,轮边轴承同样地进行飞溅润滑。中央减速器部分的润滑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高速旋转的从动螺旋齿轮搅动油池,形成飞溅,对中央减速器内的齿轮进行润滑。另一是中央减速器托架铸有内部油道,将飞溅的润滑油经润滑油道进入到飞溅润滑不到的轴承部位,对中央减速器的轴承进行润滑。由于中央减速器及轮边减速机构为两个独立的单元,会出现局部油温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中央减速器增加一个泵及油道,使中央减速器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强制与轮边减速机构润滑油流通起来,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改善驱动桥的润滑状况,降低局部油温高的具有强制内润滑结构的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泵、托架、外部油管、内部油管、桥壳、支承轴、轮边减速机构组成,外部油管连接桥壳内的内部油管,内部油管连接轮边减速机构内支承轴的内部油道。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除一般驱动桥的自身润滑外,将轮边减速机构和中央减速器两部分润滑油形成一体;在轮边减速机构中有内置湿式制动器,在制动时产生高温,而该系统有利于降低局部油温高的状况,达到整体的热平衡;另外有一段外部油管在驱动桥外部,极大地有利于润滑油散热;保证驱动桥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图1A向局部视图;
图3是中央减速器剖视图;图4是轮边减速机构剖视图。
图1中1中央减速器、2输入法兰、3泵、4托架、5外部油管、6内部油管、7桥壳、8支承轴、9轮边减速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该系统由中央减速器1、输入法兰2、泵3、托架4、外部油管5、内部油管6、桥壳7、支承轴8、轮边减速机构9组成,外部油管5连接桥壳内7的内部油管6,内部油管6连接轮边减速机构9内的支承轴8。驱动桥工作时,泵3随中央减速器1的输入法兰2一起高速旋转,将中央减速器1及托架4内部油道里的润滑油送到外部油管5,再经内部油管6和支承轴8的内部油道进入到轮边减速机构9。使轮边减速机构9油位高于中央减速器1的油位,润滑油经支承轴8内孔及桥壳7内孔从轮边减机构9流向中央减速器1,再经托架4的内部油道到泵3的入口,形成一个完整的润滑循环系统。循环回路示意见图1。
该循环系统除一般驱动桥的自身润滑外,将轮边减速机构和中央减速器两部分润滑油形成一体;在轮边减速机构中有内置湿式制动器,在制动时产生高温,而该系统有利于降低局部油温高的状况,达到整体的热平衡;另外有一段外部油管在驱动桥外部,极大地有利于润滑油散热;保证驱动桥油温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蓄电池低温性能的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数控加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