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直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807.2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麦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1/04 | 分类号: | A45D1/04;A45D1/18;A45D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新蒲岗六***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直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头发造型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直发器。
背景技术
直发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发型设计中。一般类型的直发器是呈一对钳子的形状,并且包括一对带有加热成型头部的铰接臂。该成型头部安装在铰接臂的自由端且成型面相互面对。典型地,当头发被置于该对加热成型头部之间且当该成型头部处于加压接合的状态时,头发被成型。例如,通过一对加热的拉直头部来完成该成型。
尽管上述公知直发器提供了拉直头发的功能,但是在使用时还略显不便,使用该直发器拉直后的头发必须再利用单独的梳子来梳理,以观察拉直后的效果,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直发器,以改善上述公知直发器的不足之处,使其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直发器,所述直发器包括一具有拉直头发功能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相互枢转设置的第一、第二手柄,各手柄的自由端分别对应结合有第一、第二加热成型头部,各加热成型头部包括设于内侧的接触成型面,且其中至少一加热成型头部在与其接触成型面相对的外侧设有梳齿状配件。
通过上述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直发器时,使用者拉直头发,该直发器由上而下到发端,该一体设置于该直发器的梳齿状配件会在拉直发的同时,跟随着一并梳下来,便使头发更加顺滑贴服,即可同时梳理下层已完成拉直的头发,也可于不同的方向梳理待拉直的头发,从而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头发拉直后的效果,还可提高拉直头发的效率,且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实施方式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多功能直发器的实施方式一的附图,所述直发器包括一具有拉直头发功能的本体,该本体具有一对相互枢转设置的第一、第二手柄11、13,各手柄11、13的自由端分别对应结合有第一、第二加热成型头部12、14,各加热成型头部12、14包括设于内侧而相对的接触成型面123、124,且其中第一加热成型头部12设有梳齿状配件,该梳齿状配件设于与接触成型面123相对的外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梳齿状配件为卡合设置于第一成型头部12的排梳2。
排梳2的具体设置方式为:该第一加热成型头部12设有凹入的装配部15,该装配部的形状与排梳配件2的形状相匹配,且装配部15的前端设有前槽151,后端设有扣合槽152;排梳配件2的前端下部设有突起21,后端下部设有弹性卡扣部22。
如图3所示,在安装时,先将该突起21结合插设于该前槽151内,再将排梳的该弹性卡扣部22向下压使其结合卡设于该扣合槽152,如此,即可使该排梳配件2一体结合于该直发器本体1,构成多功能直发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体1上还设有LCD温度显示部17,以显示该接触成型面123、124的当前温度,由于通过电路实现该温度显示部的技术为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方式中,该温度显示部17设于第一手柄11的外侧,即与该排梳配件2同侧。
另外,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控制按钮组件18,且控制按钮组件18包括电源开关按钮及其附近设置的温度调整按钮,以方便进行接触成型面的电热板温度的调节。本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按钮组件18设置于第一手柄的外侧,即与该排梳配件2及该温度显示部17同侧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雅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