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的平衡支脚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791.5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明海 |
主分类号: | F16M7/00 | 分类号: | F16M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2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甬***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可调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具体指一种高度可调的平衡直脚。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480001875.8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式支脚和调节工具的组合,其高度可调式支脚包括带有内螺纹孔的第一可调部分,第二可调部分具有与第一可调部分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和置于第一可调部分和第二可调部分上方的垫圈;其中所述的第一可调部分或第二可调部分上具有支承部分,所述的垫圈和所述的支承部分分别具有大体相同的曲率半径的凹凸平面;该支脚的调整是通过调节工具来实现的,而所述的调节工具要求具有能沿轴向插入所述孔的插入端,所述插入端具有抓爪装置,抓爪装置被配备成当它们与所述孔内部啮合、并且所述插入端绕轴向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二可调部分随之旋转,从而达到高度调整的目的。该发明申请虽然解决了支脚高度可调的问题,但是其是通过引入的调整工具来实现的,不但结构复杂,而且操作也复杂;并且该结构只能实现高度的调整,而对支脚所在位置的平面校正却无能为力,无法保证该支脚始终处于中心受力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满足支承面曲度变化的高度可调的平衡支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高度可调的平衡支脚,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调节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二调节件安装在第一调节件上,且与第一调节件呈动态切线接触,第二调节件上设有可轴向调节支脚高度的锁紧件。通过调节锁紧件可以实现支脚高度的调整,而第一调节件与第二调节件之间的动态切线面定位,使得该支脚可随支承面曲度的变化及时调节该支脚所支承物体的平衡复位,充分保证中心点的受力;同时该种定位方式给第二调节件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可以给予被支承工件在承受冲压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较好的,所述的第一调节件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箍环和支脚嵌件,底座上开设有与支脚嵌件相适配的嵌件孔,所述的支脚嵌件嵌设在嵌件孔内且可在其中转动;所述的箍环为球状体,其上开设有供第二调节件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的第二调节件安装在该固定孔内。
所述的第二调节件包括调节柱、平衡件和锁紧件;其中所述的调节柱的下端穿过固定孔固定在嵌件孔内,其上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的平衡件位于箍环的上方且沿箍环的球面切线面定位;所述的锁紧件具有与调节柱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并螺纹固定在调节柱上。
所述的调节柱穿过固定孔到达嵌件孔内的一端设有使其在嵌件孔内定位的卡簧。
所述的支脚嵌件为圆环形,其周边具有弧形缺口。
所述的底座采用具有耐磨和抗冲作用的尼龙或聚氨酯材料,底座的底面设有防滑圈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采用了动态切线面定位,使得该支脚可随支承面曲度的变化及时调节该支脚所支承物体的平衡复位,充分保证中心点的受力;同时该种定位方式给第二调节件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可以给予被支承工件在承受冲压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底座材料的选用和底面圈纹的设计,使得该高度可调支脚具有良好的耐磨和防滑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零部件互换性好,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适合应用于各种承重体的支脚,尤其适合用于台秤等对平衡性能要求高的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高度可调的平衡支脚包括底座5、卡簧4、支脚嵌件3、箍环6、调节柱2、平衡件7和锁紧件1。所述的底座5采用聚氨酯材料,可以提供给该高度可调的平衡支脚耐磨性和抗冲性,其上开设有嵌件孔8,底座5的底面具有防滑的环形圈纹(图中未示出)。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支脚嵌件3采用金属材料,为圆环形,其周边具有四个弧形缺口10,弧形缺口10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节约材料,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于四个或少于四个的弧形缺口;所述的箍环6为球体形状,其固定在支脚嵌件3的中部,所述的箍环6内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9。所述的箍环6和支脚嵌件3构成第一调节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明海,未经卢明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