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舱电动门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686.1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束萍萍;汤小生;韦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19 | 分类号: | E05B65/19;E05B4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浙江省临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舱 电动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李舱电动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在其后部安装有用于存放备胎或其他物品的行李箱,该行李箱由容纳物品的预定空间,用来打开或关闭该预定空间的行李向该,用来将行李箱盖锁止在汽车车身上或者解除这种锁止的行李箱锁,以及操纵行李箱盖打开或关闭的翻转机构组成。
当开启行李箱的时候一般要用钥匙来开启,相当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开关方便的行李舱电动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开启臂,所述开启臂和一拉线连接,在外壳上还设有电机和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与开启臂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拉线一端和开启臂连接,另一端连接到驾驶员一侧,需要开启行李舱的时候,只要驾驶员一拉,行李舱就可以打开;当从外部开启的时候,电机接受到信号,电机启动,推动推动杆转动,所述推动杆再推动开启臂,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
作为优选,在所述推动杆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外壳上,在所述推动杆上设有一个卡合凹槽,在所述开启臂上设有卡合凸角,所述卡合凸角在开合凹槽内。
所述推动杆通过转动轴安装在外壳上,通过电机的推动是可以转动的,在行李舱关闭的情况下,卡合凸角是在卡合凹槽内的;需要开锁的时候,电机带动推动杆转动,卡合凸角离开卡合凹槽,使得开启臂张开,达到开锁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壳设置电机和推动杆,用电机带动推动杆,在使得推动杆推动开启臂,从而达到开启的目的。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开关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外壳1,在外壳1上设有拉线2,电机3,推动杆4和开启臂5。所述拉线2连接开启臂5,另一端连接到汽车驾驶员一侧,所述推动杆4一端与电机3连接,另一端与开启臂5卡合。所述推动杆4通过转动轴42安装在外壳1上,当电机3推动的时候,推动杆4可绕着转动轴42转动。在所述推动杆4朝向开启臂5的一侧设有卡合凹槽41,所述开启臂5朝向推动杆4的一侧设有卡合凸角51,所述卡合凸角51在卡合凹槽41内。
在平时的情况下,行李舱是关闭的,当需要开启行李舱的时候,由于拉线2一端连接开启臂5,另一端连接到驾驶员一侧,因此只要驾驶员一拉,行李舱就可以打开;当从外部开启的时候,电机3接受到信号,电机3启动,推动推动杆4转动,所述推动杆4再推动开启臂5,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在行李舱关闭的情况下,卡合凸角51是在卡合凹槽41内的,在开锁的过程中,电机3带动推动杆4转动,卡合凸角51离开卡合凹槽41,使得开启臂5张开,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铸保护渣自动烘干与散布的装置
- 下一篇:线性稳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