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IP方式的可编程电源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601.X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朱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万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 方式 可编程 电源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源控制器,尤其涉及到一种采用IP方式的WEB控制界面的可编程电源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由多种电子设备形成的集成系统中,各个电子设备采用的都是独立电源,每个电源的开关通常采用的是机械式按钮开关或遥控式开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不能进行远程控制或程序控制。虽说现在有一种电源时序器,可以按时间顺序对电源进行开关操作,但不能通过网络远程或定时编程操作,不能适应电源自动控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网络远程控制的基于IP方式的可编程电源控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IP方式的可编程电源控制器,包括:输出电源、网络接口单元、网络控制单元、微处理器、电源控制单元;网络接口单元与网络控制单元相连,微处理器与网络控制单元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与电源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相连,输出电源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控制单元设置有若干路电源输出端。
上述的电源控制器,还包括有设置在输出电源与微处理器之间的电压/电流检测单元和串接在每路电源输出端中的检测单元,所有的检测单元通过总线型电流检测单元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
上述的电源控制器,还包括有USB接口单元、无线接收单元、时钟单元、控制按扭和存储单元;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USB接口单元、无线接收单元和存储单元相连,控制按钮和时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改变了输出电源控制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手动控制、远程控制和编程控制等多种方式对输出电源的各路输出进行分别控制,使得由多个电子设备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IP方式的可编程电源控制器,包括:输出电源11、网络接口单元1、网络控制单元2、微处理器6、电源控制单元10;网络接口单元1与网络控制单元2相连,微处理器5与网络控制单元2相连,微处理器6的输出端还与电源控制单元10的控制端相连,输出电源11的输出端与电源控制单元10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控制单元10设置有三路电源输出端。所述的电源控制器,还包括有设置在输出电源11与微处理器6之间的电压/电流检测单元8和串接在每路电源输出端中的检测单元14、15和16,所有的检测单元14、15和16通过总线型电流检测单元9与微处理器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电源控制器,还包括有USB接口单元13、无线接收单元3、时钟单元5、控制按扭12和存储单元7;所述的微处理器6分别与USB接口单元13、无线接收单元4和存储单元7相连,控制按钮12和时钟单元5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6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电源控制器通常由其内置的工作电源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编程电源控制器作为一个WEB型服务器存在于网络中,通过IP地址可访问到该服务器的WEB界面,通过WEB界面可对该控制器的底层硬件进行操作;除此之外,远程控制台还可通过与所述的无线接收单元3相对应的无线发射单元4来对该控制器的底层硬件进行操作。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手动或编程来设定控制方式,同时还可通过设置在面板上的控制按钮12在本地对输出电源11的输出进行设定、控制。内置的电压/电流检测单元8可对电压/电流进行在线检测监控,当超过设定的电压/电流值时,可关闭控制电源单元10的输出;而总线型电流检测单元9可对电源控制单元10的各路输出的电流进行检测,如超过设定的电流值,可关闭相对应支路的电源输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改变了输出电源控制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手动控制、远程控制和编程控制等多种方式对输出电源的各路输出进行分别控制,使得由多个电子设备构成的集成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万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万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载机变速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抑制空化的特殊叶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