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便型电动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566.1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3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胜洪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桐乡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便 电动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扳手,尤其涉及一种轿车用的轻便型电动扳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板手体积大且笨重,不适宜女士操作,开关一次通电间无连续冲击功能,操作不便以及传递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成本低、携带方便、安全可靠的轻便型电动扳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轻便型电动扳手,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转向轴、飞轮冲击体组件、直流电机、电源开关,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直流电机固定在支架一侧,其输出端与设置在支架上的主动轮连接,主动轮与设置在支架上的从动轮啮合,从动轮与设置在支架另一侧的飞轮冲击体组件连接,飞轮冲击体组件与转向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飞轮冲击体组件包括飞轮、偏心锁爪、轴套、定位套,飞轮通过轴套、定位套定位并与转向轴套装,飞轮一端设置有轴肩,轴肩上设置有从动轮,飞轮径向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开口轨道,开口轨道内分别设置有偏心锁爪,偏心锁爪与开口轨道内壁的接触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弹性钢珠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从动轮内设置有阻尼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轴出轴端下方设置有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手柄下端电源插座处设置有可旋转的钢丝卡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钢珠组件包括钢珠、弹簧座、压簧,弹簧座设置在压簧上,钢珠设置在弹簧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结构紧凑,外壳造型美观轻便,在转向轴出轴端前下方设置有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供夜间作业时照明;2、外壳手柄下端电源插座处设置有一可旋转的钢丝卡圈,当电源插头线插入电动扳手工作时,将电源插头卡着,避免受冲击震动时脱落。3、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4、电源开关打开任何一侧电源飞轮均能连续冲击数次把螺钉打开或上紧,传递扭矩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主动轮5、直流电机6、支架7、从动轮10、阻尼块11、飞轮冲击体组件I、弹性钢珠组件II、转向轴18、电源开关25、发光二极管26。
所述外壳1包括外壳上盖1-1和外壳下盖1-2,外壳1内设置有转向轴18、飞轮冲击体组件I、直流电机6、电源开关25,所述直流电机6固定在支架7一侧,其输出端与设置在支架7上的主动轮5连接,主动轮5与设置在支架7上的从动轮10啮合,从动轮10与设置在支架7另一侧的飞轮冲击体组件I连接,飞轮冲击体组件I与转向轴18连接。所述飞轮冲击体组件I包括飞轮13、偏心锁爪14、轴套24、定位套20,飞轮13通过轴套24、定位套20定位并与转向轴18套装,飞轮13一端设置有轴肩8,轴肩8上设置有从动轮10,从动轮10内孔一端侧壁上设置有多点阻尼柱,用于飞轮冲击体组件I在完成单次冲击后能量释放而不至于损坏电机。飞轮13径向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开口轨道9,开口轨道9内分别设置有偏心锁爪14,偏心锁爪14与开口轨道9内壁的接触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弹性钢珠组件II。弹性钢珠组件II包括钢珠15、弹簧座16、压簧17,先将压簧17放进飞轮13内的小孔中,再将弹簧座16放在压簧17上面,然后将钢珠15放在弹簧座16上面。弹性钢珠组件II用以保证偏心锁爪14转向完成冲击功能后能自动复位。所述的转向轴18中段设置有双向偏心受力面,转向轴18出轴端下方设置有发光二极管26,供夜间作业时照明。外壳1手柄下端电源插座处设置有可旋转的钢丝卡圈28,当电源插头线插入电动扳手工作时,将电源插头卡着,避免受冲击震动时脱落。
参见图2,K1-4为双复位开关,M为直流电机,R为0.5W-1.2K的电阻,LED为5MM发光二极管,RD为保险丝,打开或关闭开关K1-4,形成回路,无论电源正负极如何设置,飞轮均能连续冲击数次把螺钉打开或上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胜洪,未经杨胜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辆管理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