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分子裂变促进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311535.6 | 申请日: | 2007-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2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奇 |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6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分子 裂变 促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制气炉进气装置,尤其是一种导气通畅并能在生物质气化反应桶内形成“鼓泡床高效催化裂解反应区”的生物质分子裂变促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以空气为气化剂的生物质制气炉种类较多,其进气装置归纳起来不外乎二种:“环形周向进气装置”和“圆筒喷咀式中心进气装置”,其中“环形周向进气装置”因气流分散,不能在气化反应桶内形成局部旋流,也就是说“环形周向进气”方式不能在生物质气化反应桶内形成“鼓泡床高效催化裂解反应区”,因而用于生物质裂解气化尤其是用于焦油循环裂解时,效果不很理想,而现有“圆筒喷咀式中心进气装置”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在气化反应桶内形成一定的鼓泡床裂解反应区,但当炉内物料处于压紧状态时,该进气装置上的出气孔易被物料堵死而无法向炉内正常供氧,致使生物质气化反应常被中断,为使“制气炉”恢复制气,此时常需揭开炉盖,用棍棒沿炉膛中心轴线往下捅开一条气道,并使其直达“进气装置”的气孔部位,以使“进气装置”继续向炉内快速供氧,但是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炉内产生“鼓泡床催化裂解反应区”的外部环境,以致炉内物料因氧化过度而大大降低燃气品质,甚至产生大量烟尘,同时物料消耗也随之增加,与此相反,当炉内生物质处于松散状态时,又易出现炉内“空烧”以致物料因氧化过度而产出劣质燃气,同时“圆筒喷咀式中心进气装置”还存在使用寿命短,不能经久耐用等缺限,因而不能成为生物质制气炉的理想进气装置,例如由湖南省张家界三木能源有限公司周松林同志设计的“一种制气炉的进气装置(专利号:XL200420035012.X)”就存在以上所述“圆筒喷咀式中心进气装置”所固有的各种缺限,另外,由原中共浙江省委工业生产委员会编制,曾于1960年6月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统一书号为:15035·1178的《简易煤气炉炉型图册》第21页图13所示的“宝塔炉栅”导气喷咀(详见附件:对比文件复印件),因其外形呈上小下大的多层宝塔式结构,当其用作生物质制气炉的供氧导气喷咀时,虽能避免气孔被堵现象的发生,但因其体积大,气孔分散,需匹配较大功率的鼓风机和较大直径的气化反应桶,因而其节能效果差,不适用于家用小型生物质制气炉,同时,这种“宝塔炉栅”导气喷咀造价较高,制作难度大,不利于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创新设计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造价低廉、经久耐用,且当炉内物料被任意压紧时,仍能保持气路通畅,并能在生物质气化反应桶内快速形成“鼓泡床高效催化裂解反应区”的生物质分子裂变促进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分子裂变促进器,为宝塔状旋流或射流高效供氧导气喷咀,由圆柱体、中心气道、出气孔和气孔帽檐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气道设置在所述圆柱体内的中心轴线上,为圆柱形导气通道;在所述圆柱体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一只气孔帽檐,并在每只气孔帽檐下的圆柱体上沿周向均布设有至少2个出气孔,且每只气孔帽檐的大小和外形相同或相近,其外形为圆锥形、截头圆锥形和圆柱形中的一种或二种的组合;所述的出气孔包括向下或水平旋流出气孔和向下或水平射流出气孔;同时在所述圆柱体的开口端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的连接螺纹包括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的生物质分子裂变促进器由耐热800℃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耐热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的耐热材料包括耐热陶瓷、普通铸铁、耐热铸铁和耐热钢,必要时还可在其中设置耐高温固熔催化剂。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生物质气化反应桶”内下部的中心轴线上,可获得最佳的制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功能与优点:
1、在炉内物料被任意压紧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仍能保持气路畅通,并能在生物质气化反应桶内快速形成“鼓泡床高效催化裂解反应区”,可用于生物质焦油的循环裂解;
2、本实用新型用于现有技术的生物质气化炉,能快速提高产气速率,降低物料消耗,节能效果明显;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造价低廉、经久耐用,由于体积较小,将其安装在生物质气化反应桶内,不会防碍灰渣的清除。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图3和图4、图5和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和第三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和图5为半剖视图,图2、图4和图6分别为A1-A1、A2-A2和A3-A3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名称与序号如下:
连接螺纹(1)、圆柱体(2)、气孔帽檐(3)、出气孔(4)、中心气道(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奇,未经刘伟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