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10589.0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6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明亮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06245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可调 旋转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可调旋转茶壶漏。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和使用的茶壶漏均为玻璃或不锈钢制作,普遍具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使用寿命低,特别是玻璃制品,极易破碎;二是与茶壶不能有机结合,因为现行的茶壶漏与茶壶口不能紧密结合,所以一般在泡茶结束后会将茶壶漏取出,放置一旁,不然就容易在倒茶汤的时候跌落打碎或弄脏,操作和使用中极不方便;三是不能有效控制茶叶与热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无法有效控制泡茶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茶壶漏使用寿命低、与茶壶结合不紧密以及不能有效控制泡茶过程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能控制泡茶过程的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由茶壶漏盖和漏桶组成,其中,茶壶漏盖上面设有茶壶漏把手,下面设有中心轴,中心轴设有挡板;漏桶上部为一桶圈,桶圈上设有一个用三角架固定的空心轴套,三角架其中一支架下方设有挡板,漏桶下部分为有孔区和无孔区,有孔区的桶壁和桶底上设有小通孔,漏桶外壁对应设有两个固定支架。
如上所述的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其中,挡板一侧与中心轴固定,上端与茶壶漏盖固定;挡板上部与中心轴留有宽于空心轴套壁厚度且长于空心轴套长度的长方形通槽;挡板上部设有小通孔。
如上所述的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其中,空心轴套壁上留有宽于挡板厚度的竖直通槽。
如上所述的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其中,有孔区的表面积占漏桶总面积的2/3,无孔区的表面积占漏桶总面积的1/3。
如上所述的新型可调旋转茶壶漏,其中,三角架下方设有的挡板固定在漏桶底部的无孔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牢固耐用、能有效的控制泡茶过程,加速了茶渣与茶汤的分离,有效的防止了茶叶堵壶嘴的现象,方便了人们饮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壶漏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漏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壶漏盖 2.把手 3.小通孔 4.挡板 5.中心轴6.长方形通槽 7.三角架 8.桶圈 9.固定支架 10.挡板11.空心轴套 12.竖直通槽 13.小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茶壶漏盖和漏桶组成,其中,茶壶漏盖1上面设有茶壶漏把手2,下面设有中心轴5,中心轴5设有挡板4;漏桶上部为一桶圈8,桶圈8上设有一个用三角架7固定的空心轴套11,三角架7其中一支架下方设有挡板10,漏桶下部分为有孔区和无孔区,有孔区的桶壁和桶底上设有小通孔13,漏桶外壁对应设有两个固定支架9。挡板4一侧与中心轴5固定,上端与茶壶漏盖1固定,挡板4上部与中心轴5留有宽于空心轴套11壁厚度且长于空心轴套11长度的长方形通槽6,挡板4上部设有小通孔3;空心轴套11壁上留有宽于挡板4厚度的竖直通槽12;有孔区的表面积占漏桶总表面积的2/3,无孔区的表面积占漏桶总表面积的1/3;三角架7下方设有的挡板10固定在漏桶底部的无孔区域。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先将漏桶放进茶壶中,将茶叶放入漏桶,再加入开水,将茶壶漏盖上设有的中心轴插入空心轴套,让空心轴套穿过长方形通槽,然后旋转茶壶漏盖。通过茶壶漏盖挡板反复拨动,使得茶叶与热水充分接触加速泡茶过程:当茶壶漏盖挡板旋转至有孔区,周围的热水通过漏桶壁上设置的小通孔与茶叶接触,提高了茶水的浓度,从而实现了对茶水浓度的控制;当茶壶漏盖挡板旋转到无孔区,茶叶便被封闭在无孔区,阻止了茶叶与水的接触,做到了茶汤与茶渣的迅速分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茶壶漏盖,实现茶壶漏挡板与漏桶挡板间角度的变化,增减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达到了控制泡茶过程的目的;漏桶外侧设置的固定支架,防止了茶壶漏在茶壶中的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明亮,未经高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地拖供水量调节器
- 下一篇:带中性极的一极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