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392.5 | 申请日: | 200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忠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磊;秦月贞 |
地址: | 436000湖北省鄂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偏心 轮式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专用的轨道制动器,大多由与人体安全带相连接的挂环、制动力臂,制动片、方便在轨道上滑动的滑轮组、包裹轨道的支座等组成,个别形式有所增减,但这些制动装置都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使用,如元管型轨道、工字型轨道、凹槽型轨道等,轨道的成本决定了这些制动装置的运用;这些装置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并且由人员自己携带,增加了使用人员的工作量。而差速式制动器类似于普通汽车使用的安全带,一般由外壳、发条盘、离心卡、钢索或特制软绳组成,这种防坠装置对高空作业人员上下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存在以下几个困难:成本高昂,差速式装置必须将发条盘固定在高处上部,发条盘长期使用易失去弹性、钢绞线或特制软绳容易锈浊。此外,同类装置一般仅限于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换位时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以克服现有成本的价位较高、无法实现高空防坠、作业人员工作量较大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包括制动支座、制动块、永磁铁、安全带挂环,所述制动支座的上、下两端为闭合结构,钢绞线固定在铁塔的一侧,所述制动支座中间部位为开放结构,所述永磁体安装于制动支座的凹槽内,制动支座下部的孔内部设有销轴,通过安装槽与制动支座形成嵌套结构;所述制动块上部设有挂孔,挂孔套接安全带挂环,制动块与制动支座相邻的上、下部凸块处分别设有辅助制动点与主制动点,制动支座的下部设有支座制动点。所述制动块、销轴与主制动点形成凸轮或偏心轮结构,孔与支座制动点的距离大于钢绞线直径,主制动点与支座制动点的距离小于钢绞线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的有益效果为:在支座上增设了永磁体,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方便;使得钢绞线做轨道进行高空防坠落得以实现,可供多人同时使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野外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钢绞线;2、制动支座;3、制动块;4、销轴;5、挂孔;6、永磁铁;7、主制动点;8、辅助制动点;9、安全带挂环;10、支座制动点;11、安装槽;12、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包括制动支座2、制动块3、永磁铁6、安全带挂环9,所述制动支座2的上、下两端为闭合结构,从而保证与钢绞线1的相对距离,钢绞线1固定在铁塔的一侧以供工作人员沿钢绞线上下铁塔,所述制动支座2中间部位为开放结构,从而保证制动块3的有效活动,所述永磁体6安装于制动支座2的凹槽内,制动支座2下部的孔12内部设有销轴4,销轴4可与制动块3浇铸成整体,通过安装槽11与制动支座2形成嵌套结构;所述制动块3上部设有挂孔5,挂孔5套接安全带挂环9,制动块3与制动支座2相邻的上、下部凸块处分别设有辅助制动点8与主制动点7,制动支座2的下部设有支座制动点10。所述制动块3、销轴4与主制动点7形成凸轮或偏心轮结构,孔12与支座制动点10的距离大于钢绞线的直径10,主制动点7与支座制动点10的距离小于钢绞线直径,辅助制动点8的设计可以使人员正常上下铁塔时通过人手的握力获取有效支撑。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磁力偏心轮式制动器,当人体正常上下移动时,手持该制动器,与人体相连接的安全带挂环9与挂孔5相连接,制动块3的孔12与钢绞线留有足够的间隙,制动支座2因永磁体6的吸引,钢绞线1虽形成一定的摩擦,但不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移动;一旦人体突然坠落,人手离开制动器,制动支座2因永磁体6的吸引,与钢绞线1形成一定的摩擦,下降速度远低于人体自由落体速度,制动块3因自重原因以销轴4为圆心发生A向旋转,随着人体进一步下降,当旋转到主制动点7正对支座制动点10时,因主制动点7和支座制动点10之间的距离小于钢绞线直径,人体向下自由落体的冲击力会通过安全带挂环9、挂孔5,制动块3以销轴4为杠杆在主制动点处对钢绞线1形成强大的压力,同时钢绞线1与制动支座2通过支座制动点10,主制动点7转化为巨大的摩擦力从而形成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忠,未经宋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隔爆型多回路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大型短距起降节能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