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298.X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资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相机 机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相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
背景技术
数字相机的发明与使用对拍照活动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力,使拍摄者可以不用在暗房中辛苦地冲洗底片。当拍摄者通过数字相机的镜头撷取影像后,影像经由感光组件与微处理器的处理之下即会以数字数据的形式存储在数字相机的内存中。于是,拍摄者就可将数字形态的照片通过传输装置存储在计算机装置的硬盘或随身碟中,也可利用计算机上的图像编辑软件自行对此数字相片作编辑,相当方便且省时省钱。
现在市面上的数字相机大致可区分为专业型的单眼机种与随身携带型的消费机种,其中随身携带型的消费机种因为操作简单且价格优势,所以具有比较高的普及率。为了提供使用者随身携带的便利性,大部分消费机种的数字相机都是朝着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而且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这样一来,便使得消费机种的数字相机的机身越来越薄。此外,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机身外型的喜好,消费机种的数字相机的机身通常会进行烤漆、电镀等等表面处理,使得机身的表面会相当的光滑。然而,薄型与光滑的机身却不太符合人体工学,而造成使用者在拍摄时难以握持数字相机。当拍摄者无法稳固地握持数字相机进行拍摄时,就有可能会让数字相机在手中滑动,这样会提高数字相机受到手震影响的机会,甚至导致数字相机拍摄时成像不良而得到模糊的照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薄型数字相机机身不好握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机体,具有一容置槽;及
一手把,枢设于该机体并对应于该容置槽,以相对于该机体转动,其中该手把可选择地转动至一收纳位置收容在该容置槽中,或者是转动至一握持位置固定于容置槽旁,且靠拢该机体。
所述的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中,该手把具有一连接部及一握持部,该连接部枢接于该容置槽一侧,而该握持部在该收纳位置置入该容置槽,且在该握持位置凸出该机体。
所述的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中,该握持部具有至少一扣孔,而且该机体具有至少一对嵌块,该扣孔分别与该嵌块卡合,固定该手把于该收纳位置或该握持位置。
所述的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中,该连接部两侧分别具有一转轴,而且该容置槽两侧分别具有一轴套,该转轴置入该轴套。
所述的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中,该握持部具有相背对的一平面侧及一弧形侧,该平面侧在该握持位置贴附于该机体,而该弧形侧在该收纳位置伸入该容置槽,且在该握持位置凸出于该机体。
所述的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中,该容置槽具有一浅段及一弧形的深段,该连接部在该收纳位置置入该浅段,而该握持部在该收纳位置置入该深段。
所述的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其中,该机体具有一缺槽,由该机体表面向内凹陷,而连接至该容置槽边缘且呈弧形。
该机体用于承载数字相机的电子零组件与光学零组件,如镜头组件、感光组件、主电路板、显示器、闪光灯、电池、存储卡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手把可以收纳于机体的容置槽中,也可以转动至容置槽旁靠拢并凸出于机体,在数字相机不使用时可以收纳起来让机身外观保持平整的美感,并在数字相机使用时可以供使用者握持,而更容易地操控数字相机的机身。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把与机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数字相机的机身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手把位于握持位置;
图4为图3中机体与手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机体与手把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机体
11 前侧表面
12 镜头组件
13 闪光灯
14 容置槽
141 浅段
142 深段
15 轴套
16 嵌块
17 嵌块
18 缺槽
20 手把
21 连接部
211 转轴
22 握持部
221 弧形侧
222 平面侧
23 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衣架
- 下一篇:不降板式室内型同层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