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容器密封盖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308723.3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何君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君章 |
| 主分类号: | B65D43/02 | 分类号: | B65D4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17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容器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容器密封盖,尤其是一种可折叠带扣合机构的塑料容器密封盖。
背景技术
塑料容器,尤其是塑料圆桶,在食品、化工、医药和石化等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它不仅适合于装载各类液体物质,也适合于装载各种小颗粒或粉末状的固体物质。为了方便塑料容器内所装载的物质的运输或储存,人们往往要在塑料容器的口上盖上一个相应大小的塑料盖,以防止所装载的物质流失、被污染或者污染其它物体。常见的塑料容器盖,大多盖子和桶是分离的,取下盖子,再取出容器内的物质。这种结构的容器盖,在使用时,尤其是当容器内的物质不能一次性使用完毕时,常常会因为盖子随意放置造成盖子丢失或盖子被污染或污染其他物体,不方便使用和反复开启;也有一些盖子是可以折叠的,但是在倾倒内容物时,往往会自己闭合,不方便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另外,目前的容器盖的上盖面大多为水平的,当多个容器上下堆叠运输时,在运输途中由于运输车辆的刹车或启动,会使叠装的容器产生相对滑动、甚至倒塌的现象。因此,实际中急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塑料容器密封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容易掀开且可方便折叠使用的塑料容器密封盖。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塑料容器密封盖,它包括带有扣耳的盖体,盖体上设有呈“V”字形带扣合机构的凹槽,该凹槽把盖体分为前盖和后盖两部分,通过该凹槽可使凹槽一侧的盖体翻起折叠于另一侧的盖体之上。
为了避免盖子在倾倒内容物时自己闭合,凹槽中还设有扣合机构,该扣合机构包括设在凹槽两侧面上相对应的凸起块和卡槽,其中在凸起块上设置凸点,在卡槽上设置对应于该凸点的凹点。当然,也可以在凸起块上设置凹点,在卡槽上设置对应于该凹点的凸点。该扣合机构可以是一组或多组。
凹槽的夹角区间为90度到150度。
盖体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盖体的侧面有防伪易拉条,上平面上设有小于盖体平面大小的凸台,凸台的中央设有凹盘。
盖体的内底面和其内侧面相交的圆周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为了防伪,在凹槽一端附近的侧面上有一个防伪易拉条开口。
盖体扣耳的外面设有带有加强筋的把手,方便反复开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盖体由两部分组成,前盖体与后盖体通过V字形凹槽连为一体的结构,使用时,只需拉掉防伪易拉条,露出前盖体前端的扣耳,打开扣耳,则前盖体可沿V字形的凹槽折叠线张开120度,这样可方便多次使用时开启桶盖;由于凹槽上设有扣合机构,前盖体打开后也能非常方便地扣合在后盖体之上,给多次取用容器内物品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塑料桶桶底的形状可设计成与相应桶盖凸台和凹盘相吻合的形状,可避免多层塑料桶堆叠时,在运输途中的滑动与错位;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次防伪、可折叠、堆叠、密封性能好以及可重复使用等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以一定角仰视的立体示意图。
1-塑料盖体、2-防伪易拉条、3-防伪易拉条开口、11-扣耳、12-前盖体、13-后盖体、14-凹槽、15-可折叠线、16-凸台、17-凹盘、18-加强筋、19-凸起块、20-卡槽、21-凸点、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诸多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仅以盖体为圆形时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构造结构关系,此时的本实用新型密封盖适用于开口为圆形的容器;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不仅限于下述的具体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也可以是方形、长方形或任意开口形状的容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盖均可以是以上形状以适用于该种容器。
请参见图1,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此时盖体为圆形,它是用塑料做成的圆形塑料盖,它由带扣耳11的塑料盖体1和防伪易拉条2组成,盖体1又由前盖体12和后盖体13两部分组成,前盖体12和后盖体13之间有V字形凹槽14,凹槽14的底部有很薄的可折叠线15,它将前盖体12和后盖体13连为一体;为便于前盖体12被掀开时,其开口尽可能的大,本实用新型将V字形凹槽14的夹角设计为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君章,未经何君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8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收获机谷物喂入量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可移动式地面角反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