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多功能保健理疗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6672.0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占江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山东省烟台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多功能 保健 理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保健运动器材,特别涉及一种脊椎被动运动按摩理疗器。
背景技术
采用使用者自身体重重力牵引并对脊椎施加被动运动,可使受重力压迫的脊椎骨骼、周围骨组织、软组织、肌肉等得到恢复,并使受到变形组织压迫的神经组织得到恢复,因此对脊柱的保健治疗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但这类保健器材的有些设计由于未全面分析动力学效能及人体合理承受重力的模型,致使有下列问题存在,并相互制约,形成相悖之势,难以克服。
如实用新型专利:200420011659.9名称为《有氧脊椎被动运动理疗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及200420012844.X名称为《有氧脊椎被动运动理疗器》的实用新型专利。采用脚部固定在摆动杆未端,身体躺在悬在床体上的共振托板上后,床身整体向人体头部方向下降倾斜的设计,形成脚高头低的倒倾状态,其设计目的是要把动力作用在固定在脚托上的脚部,沿躺在共振托板上的人体输送到处于低处的人体上部,使脊椎形成平面蛇形运动。但实际的力学分析与试验表明,共振托板由于两侧悬挂长度不变形成其必然的平行四边形运动,不论是向左还是向右,共振托板只要离开最低的稳定位置,就要上升高度,而压在上面的人体重量与共振托板的自重则制约其向上运动。因此,经过大半身体重制约后的衰减,能驱动脊椎的能量大幅下降,如果脚托的输入动力较低,或体重较大,则共振托板很难起振,反言之,实际能起振使用的牵引被动运动保健床,其能源的利用率必然是很低的,并且治疗保健效果要随使用人员的体重不同而不同。
力学分析表明,加大床倾角,会减少重力对传动过程的不利影响,当人体完全垂直于地面时,重力的影响降到零,振幅最大;人体处于水平状态时重力的影响为最大,振幅最小。因此为达到治疗保健效果,就要尽可能加大床倾角,但这样会引起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大的床倾角会使使用者头脚高度差加大,从而引起使用者头部血压上升,对于一部分血压高的人而言,就不能使用。二是加大床倾角,体重沿床面的分力也随之变大,会加重对脚部固定处的拉力,从而使使用者难以忍受,长期使用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使用者的这种受力状态与要发挥治疗功能加大床倾角的要求相悖,难以解决,影响了作为保健产品的推广使用范围,并降低了疗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有氧脊椎被动运动理疗器存在的固有缺点,设计一种脊椎被动运动效果与床倾角无关的,能有效减少使用者脚部受力并能实现脊椎三维运动与背部按摩的新型脊椎被动运动理疗器-脊椎多功能保健理疗床。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装有弹簧支承浮动床板的短床体、长床体,中间带有折弯的坡形床架,长床体折放器,小腿与脚部固定器等部分组成,短床体水平固定在床架上,其发明特征在于用铰链与水平放置的短床体连接的长床体,除装有弹簧支承浮动床板外,还装有摆动床板及其摆动器,浮动床板与摆动床板上均可装有按摩块,并且长床体的前中部与固定在长床体与短床体铰链连接处下部有向下折角的坡形床架上的折放器的折放杆的一端用铰链连接,折放杆的另一端也是用铰链连接到固定在床架上的折放器的直线运动滑块上。摆动器电机动力经减速后传递由曲轴,摇杆组成的曲轴摇杆机构驱动摆动床板。小腿与脚部固定装置由可沿短床体侧面调节使用位置的两个带固定器,可调长度的连接带及带锁扣装置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占江,未经付占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6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