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吸风筒的排水筒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06568.1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65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君海;金泰木;李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1/00 | 分类号: | B61K11/00;B61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1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吸风筒 水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排出污水使用的排水筒,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运行使用的铁路列车,通常还是将运载旅客形成的污水直接排出至车体以外。现有的排水筒,普遍采用直接连接车内设施的垂向筒体,当列车行驶时,排出筒体的污水或污物在其重力作用下,同时受到迎面吹来气流的影响而向后飞溅。
当列车时速较高时,气流的压力较大而作用在排出的污水,使得污水抛散角度较大、污水飞溅的范围和距离也较大,加重了对铁路设施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风筒的排水筒,以解决上述问题和设计缺陷。采用在排水筒体一侧增加吸风筒结构,在排水口附近设置排风口而形成类似风幕的导流空气,以改变原有的气流方向、降低排水口下方气流对污水的排放影响,以达到减小污水抛散角度和飞溅范围、降低飞溅距离、减轻对铁路设施和周围环境污染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具有吸风筒的排水筒包括有:
连接车内排水管路的垂向筒体,在垂向筒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风筒,吸风筒具有上部吸风口和下部排风口,排风口与排水筒的排水口并行排列。
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在垂向筒体两侧对称地设置有1对吸风筒。
为改善吸风和排风效果,所述的吸风筒通过一体加工成型或点焊连接而与筒体形成整体结构,垂向筒体和吸风筒间隔有筒壁。
为提高改变原有气流对排水的影响,排风口与排水口处于同一垂向高度。
如上内容,所述具有吸风筒的排水筒的优点是,在排水筒体一侧增加吸风筒结构,实现了在排水口附近形成风幕的导流空气,在两股气流合作用力下改变单一气流对污水排放的影响,减小污水抛散角度和飞溅范围、降低飞溅距离、减轻对铁路设施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所述具有吸风筒的排水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向示意图;
如图1至图2所示,垂向筒体1,排水口11,筒壁12,吸风筒2,吸风口21,排风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于轨道车辆的具有吸风筒的排水筒,包括有连接车内排水管路的垂向筒体1,在筒体1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1对吸风筒2。
吸风筒2具有上部吸风口21和下部排风口22,排风口22与排水筒的排水口11并行排列且处于同一垂向高度。
吸风筒2通过一体加工成型而与筒体1形成整体结构,垂向筒体1和吸风筒2间隔有筒壁12。
在图1中,指向A部的箭头表示的是原有排水线路,指向B部的箭头表示的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现有排水线路。
指向C部的箭头表示的原有气流方向,指向D部的箭头表示的经过吸风筒2的排风口22排出的气流方向。
指向E部的箭头表示的原有列车行驶方向。
如图所示,在两股气流合作用力下,排水排放的抛散角度和飞溅范围得以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6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送装置
- 下一篇:扫秒石英钟机心防断电停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