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05864.X | 申请日: | 200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堪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堪金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053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高分子 保险 微孔 柔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管汇水龙带组件,具体是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主要用于石油钻井过程中构成井上循环管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石油勘探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钻井技术的提高,深海勘探、陆地勘探对大口径、高强度、超高压、超长度、耐高、低温、耐各种介质腐蚀的石油钻井用柔性管汇水龙带及配件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在钻井工作过程中因高压、强振动使管体爆破造成重大事故屡见不鲜,各种超高压水龙带、高强度软管总成在试压过程中也因管体爆破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一线工人和企业造成极大损失。
目前国内外水龙带生产厂家延续了原普通小口径钢丝缠绕胶管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钢丝增强层普遍采用单丝缠绕,犹如钢丝缠绕胶管的口径扩大化,产品使用寿命短、保险系数低。这种工艺形成的产品配方工艺落后,内胶在使用中易脱层、龟裂、沙眼等,在钻井过程中内胶脱层易造成堵塞、泥浆流动不畅等事故、险情的发生,且存在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冲击性能差等弊端,是不能满足石油钻探行业对水龙带的特殊性能要求,并给钻井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纳米高分子三保险微孔柔性管,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内层在使用中易脱层、龟裂和沙眼;在钻井过程中内层脱层易造成堵塞、泥浆流动不畅等事故、险情的发生,且存在管体弯曲大、柔性、减振性能、耐冲击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中间的钢丝加强层和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
所述的内层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述的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缠绕;所述的外层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世界先进的纳米高分子微孔材料和多股钢丝增强层,使管体在极限流量压力超过最大工作压力时,内、中、外层微孔张开,管体出现微渗(俗称出汗),当回复额定工作压力1.5倍时,微孔自动关闭,避免管体在工作中因爆破造成事故;
2、管体两端采用扩口生产新技术,定尺生产,减少原材料浪费,确保接头安装后通径与管体通径的一致性,解决了管体通径大,接头两端通径小的问题(俗称卡脖子),避免了因柔性管汇水龙带在输送泥浆循环作业过程中的阻流、泥浆循环不足所造成的塌井等事故的发生;
3、根据柔性管汇水龙带工作压力、使用环境不同,内层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碳纤维等合股缠绕,增强内壁强度,钢丝增强层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工艺,使管体不同材料融为一体,牢不可破,克服了管体弯曲半径大、减振性差、使用寿命短等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管接头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复合在一起的内层1、中间的钢丝加强层2和外层3,在软管的两端设有直径较大的扩口连接端5,其作用是在与管接头4连接时,可以增加扩口连接端内容纳管接头4的芯管41的外径,进而增加芯管41的内径,以确保接头安装后通径与管体通径的一致性,解决了管体通径大,接头两端通径小导致的卡脖子问题,避免了因柔性管汇水龙带在输送泥浆循环作业过程中的阻流、泥浆循环不足所造成的塌井等事故的发生。
所述的内层1采用高强度芳纶、维尼龙和碳纤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合股缠绕;所述的钢丝增强层2采用多根高强度0.5-0.9钢丝合股后的钢链线粘合缠绕或非粘合缠绕;所述的外层3采用纳米高分子微孔胶并融入所述的内层和钢丝增强层的间隙内,使管体不同各层的材料融为一体,牢不可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堪金,未经刘堪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济型包芯纱芯丝导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抢救心肌梗塞病人用运送诊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