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线框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305635.8 | 申请日: | 200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5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汪利民;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壁华 |
| 地址: | 百慕大哈密尔*** | 国省代码: | 百慕大群岛;BM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铜线工艺的引线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铜线工艺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的工艺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封装工厂的青睐。但是由于铜线工艺本身的限制,在目前的技术能力下,其配线参数的可变范围经验证非常狭小。由此,该工艺对于配线时载片台的稳固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目前一般的SOT23(SC59)与SC70两种封装形式的引线框架结构中的载片台101如图1和图2所示,当配线时,其压着区域如图3和图4中斜线部分所示的压着点1011,这种压着方式,载片台区域只有根部的引脚区域被压住,在配线时易浮动,无法达到铜线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线框架结构,能够解决载片台区域在配线时容易浮动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包含载片台和位于载片台上的已有引脚,特点在于,在已有引脚的同侧,旁侧或者对侧,还包含若干引脚,作为附加的引线压着点,辅助压着稳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克服了载片台区域在配线时容易浮动的缺陷,从而令压着方式更加稳固,使得铜线工艺可以在其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般的SOT23(SC59)封装形式的引线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一般的SC70封装形式的引线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一般的SOT23(SC59)封装形式的引线框架在配线时的压着区域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一般的SC70封装形式的引线框架在配线时的压着区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线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线框架结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5-图6,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包含载片台101和位于载片台101上的已有引脚1011,特点在于,在已有引脚1011的同侧,旁侧或者对侧,还包含若干引脚1012,作为附加的引线压着点,辅助压着稳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克服了载片台区域在配线时容易浮动的缺陷,从而令压着方式更加稳固,使得铜线工艺可以在其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可拆卸的移动计算设备
- 下一篇:带温度计的奶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