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卡防漏铅管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519.6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信光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铅管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管头,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大大节省维护时间,拆装方便的新型可防止螺杆卡死、防止漏铅的铅管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铅管头装置,螺杆直接锁于铅管头上,当铅液进入铅管头后,会向螺杆上的螺纹渗入,在螺杆椎头磨损须更换或维修时,待停电维修时,螺纹中的铅液冷却成铅渣后使螺杆卡死于铅管头上而难以拆卸,给维修保养造成极大的困难。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的技术瓶颈,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卡防漏铅管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大大节省维护时间,拆装方便的新型防卡防漏铅管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防卡防漏铅管头装置,包括扳手套筒、螺母、套筒、调节螺杆、定位手柄、螺栓和铅管头;所述螺母固定在套筒之上,所述套筒用螺栓固定于铅管头上方,所述定位手柄位于扳手套筒中,所述调节螺杆通过扳手套筒进行上下调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组装方便,整体性好,结构一体化;2)由于套筒高于铅溢面,防止了铅液的渗漏;3)通过扳手套筒中的定位手柄可直接对调节螺杆进行上下调节;4)有效防止了调节螺杆因氧化铅产生的卡死情形及大大节省了维护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卡防漏铅管头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将固定于铅管头7上的螺纹提升至铅溢面之上,直接固定于螺母2上,而螺母2固定在套筒3之上,套筒3用螺栓6固定于铅管头7上方,通过扳手套筒1中的定位手柄5可直接对调节螺杆4进行上下调节,无须用扳手或其它工具进行调节,可直接进行操作,即使调节螺杆4下方的椎头磨损或维护时,也无须先停电等待冷却再进行,由于套筒3高于铅溢面,未经冷却的铅液不会从螺母2上方漏出,更不会因铅液冷却或氧化铅产生而使调节螺杆4卡死,大大节省了维护的时间,也更加方便了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信光,未经陈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泵泵体机油进油结构
- 下一篇:撬式移动气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