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配装式排水检查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459.8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2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水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本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富钢 |
地址: | 30038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配装 排水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排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配装式排水检查井。
背景技术
现有排水井都是砖砌。砖砌排水井存在费工费时,施工和材料堆放占用场地大、时间长,容易出现渗漏,冬季严寒时易受冻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便施工的预制配装式排水检查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预制配装式排水检查井由砼预制成的上端带锥台形收口的管形上口组件和下端有底、侧面有二个或三个通孔的井体组件上下配装而成的桶形井,所述井体组件为上下对接配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上下组件对接处制有限位槽或限位凸起。如此设计,锥台形收口有利于适用标准井盖;由上下对接的多个组件配装而成,方便预制、吊装、运输和施工。适用于建筑小区,一般工业与市政排水工程。管形上口组件可制成多种高度规格,以适应不同覆土深度的需要。
作为优化,井体组件由上端与上口组件下端对接的侧面制有二或三个通孔的管形井体组件和与之下端配装的底板式井体组件组成,其中两个通孔相对分布。如此设计,两个通孔相对分布方便统一制造,有利于快速排放,进出检查井的水流相对分布还能减少渣土沉积。管形井体组件和底板式井体组件的组合方式方便预制和吊装、施工。
作为优化,为圆桶形井,其中两个通孔是相对布置的大小孔;上口组件下端面制有外侧环形凸起,管形井体组件上端面制有二或三个通孔和与外侧环形凹槽;底板式井体组件上面制有与管形井体组件下端内周相对应的限位凸环。如此设计,圆桶形井没有死角,有利于避免渣土沉积,且容积率高,有利于节省预制材料、增大结构强度。外侧环形凸起和外侧环形凹槽、限位凸环的引入则方便吊装就位和防止位移,有利于防漏。两个通孔是相对布置的大小孔有利于顺利排放。
作为优化,井体组件由上端与上口组件下端对接的盖板形井体组件,上端与盖板形井体组件下端外缘配装的管形调节井体组件,上端与管形调节井体组件下端配装的侧面制有二或三个通孔的桶座形井体组件组成,其中两个通孔相对分布。如此设计,两个通孔相对分布方便统一制造,有利于快速排放,进出检查井的水流相对分布还能减少渣土沉积。盖板形井体组件的引入则方便在上口组件的基础上增大井体部分的宽度,更方便适应大口径排放和增加检查井空间,以利于入井检查。管形调节井体组件可制成不同高度规格,以适应不同覆土深度的需要。
作为优化,为圆桶形井,其中两个通孔是相对布置的大小孔;上口组件下端面外周制有外侧环形凸起,盖板形井体组件上口制有与之对应的外侧环形凹槽;盖板形井体组件下端面制有外侧环形凸起,管形调节井体组件上端制有与之对应的外侧环形凹槽;管形调节井体组件下端制有外侧环形凸起,桶座形井体组件上端制有与之对应的外侧环形凹槽。如此设计,外侧环形凸起和外侧环形凹槽、环形凸起的引入则方便吊装就位和防止位移,有利于防漏。两个通孔是相对布置的大小孔有利于顺利排放。
作为优化,井体组件由上口与上口组件下端对接的盖形井体组件,上端与盖形井体组件下部管体部分的下端配装的下面带两侧相对分布的大小半圆形孔槽的管形井体上组件,上端与管形井体上组件下端配装的上面制有一对两侧相对分布的大小半圆形孔槽的带底板的桶座形井体下组件组成;管形井体上组件和桶座形井体下组件的大小半圆形孔槽上下对接后,形成两侧相对的大、小通孔。如此设计,两个通孔相对分布方便统一制造,有利于快速排放,进出检查井的水流相对分布还能减少渣土沉积。盖形井体组件与前述的盖板形井体组件相比,结构性能更好。管形井体上组件和桶座形井体下组件上下对接后形成两侧相对的大、小通孔与独立式通孔相比,更方便对接管道,更适合制作大直径通孔。桶座形井体下组件则具有结构强度高,底板部分不会渗漏的优点。
作为优化,为圆管形上口组件和方桶形井体,其中上口组件下端外边制有外侧环形凸起,盖形井体组件上口制有与之对应的外侧环形凹槽;盖形井体组件下端制有外侧环形凸起,管形井体上组件上端制有与之对应的外侧环形凹槽;管形井体上组件下端制有外侧环形凸起,桶座形井体下组件上端有与之对应的外侧环形凹槽。如此设计,外侧环形凸起和外侧环形凹槽的引入则方便吊装就位和防止位移,有利于防漏。圆管形上口组件结构性好,且方便配装通用圆形井盖。方桶形井体则方便与管道对接和井下工作。
作为优化,为长方形井体,相对分布的大小通孔位于长边面上。如此设计,长方形井体能在较小体积的情况下,对接大直径管道(长边面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水,未经张志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4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