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5109.1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5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卿;许金汉;林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1 | 分类号: | G06K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月玲;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片 阅读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尤指一种可将卡片阅读机内的接地件稳固地连接于连接器上的固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卡片阅读机在运作时,无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波等效应,而卡片阅读机属精密电子装置,容易因此而影响信号传输作业的稳定性,因此,为了提高卡片阅读机的信号传输作业的稳定性,一般业界都会辅以适当的消磁方法,以求降低电磁波对卡片阅读机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目前业界最通用的消磁方法多为设置一具有导体特性的接地件来连接电路板,以形成一可消磁的接地电路,从而有效降低电磁波的干扰。
然而,现有的卡片阅读机具有以下缺陷:
由于卡片阅读机在生产组装或后续使用时,无可避免地会承受如同插卡及退卡动作等外来作用力,并在前述作用力的施加下使得卡片阅读机机体产生振动,而造成连接电路板及连接器的接地件发生摇晃或松脱等问题,从而影响接地效果,致使信号传输作业无法稳定的进行。
因此,如何令接地件稳固的设置为卡片阅读机当前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之处,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可将卡片阅读机的接地件稳固的设置,而不至产生摇晃或松脱。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插卡空间;一连接器,其设置于该壳体,且相通于该插卡空间,其中包含一本体及二成型于该本体两侧的臂体,该臂体侧具有一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凹设有一定位槽,该安装槽两侧各成型有一滑槽,该二滑槽内各具有一凹部;以及一接地件,其包含一安装板,该安装板滑设于该安装槽内,且该安装板具有一定位片及二分别成型于该安装板两侧的凸部,该定位片设置于该定位槽内,而该二凸部分别卡设于该二滑槽的凹部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借助接地件的安装板滑设于安装槽内,并使该定位片挡止于该定位槽,及该凸部卡设于该凹部,可令接地件稳固地连接于该连接器的臂体上,以避免外来作用力令该接地件产生松脱或摇晃,从而使卡片阅读机的信号传输作业可稳定地进行。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与安装槽的分解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与安装槽的组合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连接于电路板上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连接于电路板上的另一组合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插卡空间
12上盖
13下盖
14退卡机构
2连接器
20本体
21臂体
22安装槽
221定位槽
222滑槽
2221凹部
2222挡壁
23端子
3接地件
31安装板
311定位片
312镂空部
313凸部
314挡止部
32延伸板
32’延伸板
33焊接板
4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包括一壳体1、一连接器2、接地件3及一电路板4。
请参阅图1及图6所示,该壳体1由上盖12及下盖13夹合而成,并形成一开通的插卡空间11(如图6所示),以供电子记忆卡由该壳体1的一端插设。该壳体1设置有一退卡机构14(内部结构图未视,且非本实用新型主要特点因此不赘述),该退卡机构14可供记忆卡以二段式推抵(push-push)的方式进行插卡或退卡的动作,可大幅增进使用者的操作手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5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