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0582.0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方源;聂兴臻;李胜佳;李言佳;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3J15/06;F22B37/06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开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富维 |
地址: | 441000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在生产六聚偏磷酸钠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六聚偏磷钠的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的尾气,由于排放的尾气温度较高,达到350℃-450℃,排放的尾气中含有HF,SO2,P2O5等腐蚀气体,其中还夹带一定量的偏磷酸钠料液,尾气输送给设备造成很大的腐蚀,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同时给区域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生产六偏磷酸钠产品过程中,对排放大量的高温尾气而提供一种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该装置利用余热锅炉与列管式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将尾气余热吸收转化成水蒸气,供生产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由HPB热管余热锅炉,汽包,沉降室,列管换热器,风机,烟囱、热水保温装置,水泵,循环水箱,水处理器,管道构成,其特征在于:余热锅炉的上面设有汽包并与余热锅炉的沉降室安装连接在一起,沉降室上端头与列管换热器下端头的法兰盘相连接;设有风机的进排风管两端头分别与列管换热器上端头法兰盘和烟囱底部安装在一起;圆筒体内设有带孔的折流板,换热管分别穿在折流板上的孔内,由折流板固定;输水管(12、15)的一端头分别与圆筒体(7)上下端接口法兰连接。
所述的列管换热器圆筒体(7)内设有带孔的折流板,换热管(6)分别穿在折流板上的孔内,由折流板固定,换热管(6)两端管头分别与换热器法兰盘的上孔焊接在一起。
所述热水保温装置(17)的两端用金属管连接在水管(15)上。
所述输水管(12)的两端头分别与圆筒体(7)上端接口法兰盘(34)和循环水箱(29)连接,热水保温装置的两端用金属管连接在水管(15)上;串联安装有阀门和循环水泵的输水管(15)的一端头连接圆筒体(7)下端接口法兰盘上,另一端头接在输水管(19)上。
所述串联安装有阀门和给水泵(21)的输水管(19)的两端头分别与汽包(2)和循环水箱(2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温废热尾气经过管道被引入HPB热管余热锅炉进行一次换热,高温尾气通过热管余热锅炉把尾气热量转换产生蒸汽;尾气经过热管余热锅炉后再经沉降室进入圆筒内使列管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后经引风机引出至高位烟囱排空;通过高温尾气加热后直接产生蒸汽进入蒸汽管网供给用汽单元;同时富裕高温热水向其他燃煤锅炉提供高温软水,达到节约燃料、增加了蒸汽产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列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列管换热器左视图。
在图中1、余热锅炉,2、汽包,4、沉降室,5、阀门,6、换热管,7、圆筒体,8、10管道,9、风机,11、烟囱,3、12、13、15、16、18、19、26、30分别是水管,14、阀门,17、热水保温装置,21、水泵,24、循环水泵,20、22、23、25、27分别是阀门,28、循环水箱,29、阀门,31、液位计,32、折流板,33、法兰盘,34、35是接口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的实施例中,HPB余热锅炉(1)的上面设有汽包(2),余热锅炉的一端与圆筒型沉降室(4)用螺栓连接安装在一起,圆筒型沉降室上顶设为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上端口与列管换热器的下端头板法兰盘(33)安装在一起;列管换热器由圆筒体(7)和换热管(6)组成,列管换热器(7)两端头设有法兰盘(33),列管换热器圆筒体(7)内设有带孔的折流板(32),换热管(6)分别穿在折流板上的孔内,由折流板固定,换热管(6)的管孔两端头分别与换热器管板法兰盘的上孔焊接在一起。
抽风管(8)分别与列管换热器上端头法兰盘和风机(9)进风口相连接;排风管(10)的两端头分别与风机(9)的出风口和烟囱(11)的进风口相连接;圆筒体(7)两端筒体上设的接口法兰盘(34、35)分别与输水管(12、15)的一端头接在一起;输水管(12)的另一端头与循环水箱(28)连接,输水管(15)的另一端头连接在循环水泵(2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0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