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双层轧辊存放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300554.9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杰;黄灏;赵宏杰;郭继东;邓万益;陈建军;张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双层 轧辊 存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辊存放装置,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双层轧辊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需要周期性磨削修复,因此在磨辊间车间经常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待修复的轧辊。为了防止损伤辊面及轧辊滚动给车间工作人员带来人身伤害,所以通常将轧辊存放在轧辊架上。需要对存放的轧辊进行修复时,再将轧辊吊入辊间相应的工作区域。而在轧辊进出的时候,自动化磨辊间相应的工作区域必须暂时停止自动作业以待轧辊定位准确。而轧辊进出的次数相当频繁,所以如果每次轧辊进出的时间稍长就会使得自动区域不能长时间自动运行。目前,还没有一种既存储能力强、又操作和定位方便的轧辊移动装置能够使轧辊进出的时间缩短以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式轧辊存放装置,它结构设置合理紧凑,操作方便、定位准确,能缩短轧辊吊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双层轧辊存放装置,它包括有底座以及与底座配合的辊架;辊架包括有底板以及与固定连接在底板两侧上的至少四个立板;在底板同侧相邻两个立板间隔中的辊架底板上还设有垫台,相邻两立板与垫台构成了下层轧辊支承座;所述的辊架上连接有起吊的吊具;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销,辊架的底板上设有定位孔,底座的定位销与辊架底板的定位孔配合;在立板上还铰接有触杆,触杆的头端伸入相邻两个立板的间隔中;触杆连有翻转垫台,翻转垫台包括有上层垫台和下层卡台,上层垫台与相邻两立板构成了上层轧辊支承座,翻转垫台顶端的上层垫台抵住上层轧辊的同时,翻转垫台底端的下层卡台抵住下层轧辊;触杆还与一端固定的复位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双层轧辊存放装置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立柱,在立柱上安设有探测装置,可探测轧辊的有无,所述探测装置为光电发射传感器和光电接收传感器。
所述辊架内辊架被吊入磨辊间相应的自动区域内地面上还设有用于识别轧辊类型的接近开关。
所述辊架的底板上连接六块立板,立板对称设置,并在其中的左、右各两块立板上连接所述触杆,触杆连接翻转垫台,形成两个上下双层的轧辊支承座。
所述立板靠近垫台的侧壁还连接有隔板。
所述触杆的头端还连有一个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吊具的设置,起吊时可将轧辊连同辊架一起移动,减少辅助吊运程序,缩减时间,提高车间生产效率;(2)设置上下双层轧辊支承座,从而减小了轧辊存放装置的占地面积;(4)通过接近开关灵活识别存放架的类型,便于管理系统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作业程序的合理编排;(5)使用辊架与底座插销定位,定位方便准确方便,节省吊运时间;(6)由光电传感器来识别辊架上是否有轧辊,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中,1为吊具,2为辊架,3为立板,4为立柱,5为光电发射传感器,6为定位销,7为底座,8为底板,9为轧辊,10为触杆,11为上层垫台,12为垫台,13为隔板,14为下层卡台,15为滑轮,16复位弹簧,17为导向板,18为接近开关,19为光电接收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0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波浪能、风能综合发电坞
- 下一篇:数字式压缩机专用保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