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点悬挂布料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300362.8 | 申请日: | 2007-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盛正平;范小钢;张良;胡雪萍;周强;刘逸士;唐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器,应用于高炉(或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的炉顶布料。
背景技术
高炉传统的无料钟布料器是采用行星齿轮系通过溜槽的旋转和摆动来完成需求的布料轨迹,这种布料器具有布料灵活、精度高、寿命长的优点,但其结构十分复杂,需要水冷和长期吹氮气密封,其制造及维护成本都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三点悬挂布料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三点悬挂布料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锥形布料溜管、布料器壳体、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布料器壳体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轴套、第二传动轴套、第三传动轴套,第一传动轴套、第二传动轴套、第三传动轴套均匀布置在布料器壳体上,第一传动轴套、第二传动轴套、第三传动轴套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分别与布料器壳体的内孔相通;锥形布料溜管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均匀布置在锥形布料溜管上,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分别由2个吊耳组成,2个吊耳上分别设有铰轴孔;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位于布料器壳体的下方,第一组吊耳、第二组吊耳、第三组吊耳分别通过铰轴孔与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铰接,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布料器壳体上;中心喉管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壳体的内孔内,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的出料端的正下方,锥形布料溜管的上端的内孔径大于中心喉管的出料端的内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三个液压缸的配合运动,能实现多种布料轨迹;
2、三点悬挂布料器与传统的行星齿轮布料器相比,其没有复杂的齿轮系和回转支承,具有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的优点;
3、锥形布料溜管与开口形溜槽相比,其具有刚度大,不易变形,且锥形布料溜管是圆周方向均匀导料的,料流的冲刷也比传统溜槽要小,其耐磨寿命和过料能力大大提高了。
本产品应用于高炉(或熔融还原、直接还原)的炉顶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万向铰轴,2-第一组吊耳,3-锥形布料溜管,4-布料器壳体,5-第一液压缸,6-第一曲柄,7-第一传动轴,8-第一传动轴套,9-第一连杆,10-第一摆杆,11-第二万向铰轴,12-中心喉管,13-第二液压缸,14-第二曲柄,15-第三万向铰轴,16-第二摆杆,17-第二传动轴,18-第二连杆,19-第四万向铰轴,20-第二组吊耳,21-第二传动轴套,22-第三液压缸,23-第三曲柄,24-第三传动轴,25-第三传动轴套,26-第五万向铰轴,27-第三摆杆,28-第六万向铰轴,29-第三组吊耳,30-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三点悬挂布料器,它包括锥形布料溜管3、布料器壳体4、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布料器壳体4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与布料器壳体4可为一体结构),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均匀布置在布料器壳体4上(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相通的中心点相互成120°夹角布置),第一传动轴套8、第二传动轴套21、第三传动轴套25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第一传动轴孔、第二传动轴孔、第三传动轴孔分别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相通;锥形布料溜管3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均匀布置在锥形布料溜管3上(相互成120°夹角布置),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分别由2个吊耳组成,2个吊耳上分别设有铰轴孔;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下方,第一组吊耳2、第二组吊耳20、第三组吊耳29分别通过铰轴孔与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铰接,第一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第三摆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布料器壳体4上;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位于布料器壳体4的内孔内,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位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正下方,锥形布料溜管3的上端的内孔径大于中心喉管12的出料端的内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0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苯醇溶凹版塑料油墨
- 下一篇:一种玻璃的加工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