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201740.7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晨曦;陈建平;邵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0 | 分类号: | B21B3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8013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领域中的立辊轧机,尤其涉及立辊轧机中的惰轮装置。
背景技术
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包括由轮体和外支撑体所组成的惰轮组件。其中,轮体位于机架辊的内侧辊面之间,其作用是帮助坯料顺利通过立辊轧机;外支撑体为整个惰轮装置骨架,起支撑轮体和固定整个惰轮装置的作用。由于中厚板轧线立辊轧机中机架辊之间距离较短,且轧制坯料的规格差异大,在轧制过程中经常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惰轮装置,因此要求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能够快速更换。
现有立辊轧机惰轮装置的外支撑体直接坐落在机架下横梁的上表面,并通过螺栓将外支撑体的下端部分别固定在机架下横梁的内侧面上。其缺点为:该惰轮装置在安装、拆卸时操作人员需在轧机横梁底部搭建简易平台来紧固或松开螺栓,操作费时,且存在安全隐患;外支撑体的宽度必须大于机架下横梁内侧面间距离,因此当机架辊的内侧辊面距离小于机架下横梁间内侧面距离时,只有将机架辊拆掉,才能将惰轮装置拆出,否则外支撑体将与机架辊干涉,故该惰轮装置无法进行快速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的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包括由轮体和外支撑体所组成的惰轮组件,惰轮组件通过外支撑体固定在机架下横梁上,其中,机架下横梁上分别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中分别设置有与外支撑体相适配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是,外支撑体通过衬板分别两侧的定位槽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是,衬板包括设置在外支撑体上的侧衬板和下衬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定位槽中的侧衬板和下衬板。
进一步的是,侧衬板和下衬板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外支撑体上;侧衬板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下衬板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是,支撑座分别固定在机架下横梁的内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机架下横梁上分别安装支撑座,并在支撑座中分别设置与外支撑体相适配的定位槽后,由于外支撑体与支撑座的定位槽相适配,因此可将外支撑体直接插入定位槽,而无须再通过螺栓等对外支撑体进行固定,惰轮装置需要取出时也可直接吊出,方便省时,安全可靠;此外,还可将外支撑体的宽度适当缩小,因此当机架辊的内侧辊面距离小于机架下横梁间内侧面距离时,也可以直接将惰轮装置从机架辊的内侧辊面之间吊出,而无须将机架辊拆掉,从而可以快速的对惰轮装置进行更换。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现有立辊轧机进行简单改进即可实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座的三维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惰轮组件与支撑座安装结构的三维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立辊1,机架辊2,轮体3,外支撑体4,支撑座5a,支撑座5b,机架下横梁6a,机架下横梁6b,惰轮组件7,侧衬板8’,侧衬板8a’,侧衬板8b’,下衬板8”,下衬板8a”,下衬板8b”,定位槽9,机架辊的内侧辊面距离D1,机架下横梁间内侧面距离D2。
图1中箭头方向为坯料走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机架辊2滚动将坯料送入立辊,再通过立辊1对坯料进行轧制。机架下横梁6a、6b之间安装有设置有惰轮组件7,惰轮组件7由轮体3和外支撑体4组成,轮体3位于机架辊2内侧辊面之间,帮助坯料顺利通过立辊轧机。
图1~图4中所示的立辊轧机的惰轮装置,包括由轮体3和外支撑体4所组成的惰轮组件7,惰轮组件7通过外支撑体4固定在机架下横梁6a、6b上,其中,机架下横梁6a、6b上分别安装有支撑座5a、5b,支撑座5a、5b中分别设置有与外支撑体4相适配的定位槽9。在机架下横梁6a、6b上分别安装支撑座5a、5b,并在支撑座5a、5b中分别设置与外支撑体4相适配的定位槽9后,由于外支撑体4与支撑座5a、5b中的定位槽9相适配,因此可将外支撑体4直接插入定位槽9中,而无须再通过螺栓等对外支撑体进行固定,惰轮装置需要取出时也可直接吊出,方便省时,安全可靠;此外,还可将外支撑体4的宽度适当缩小,因此当机架辊2的内侧辊面距离D1小于机架下横梁6a、6b间内侧面距离D2时,也可以直接将惰轮装置从机架辊2的内侧辊面之间吊出,而无须将机架辊2拆掉,从而可以快速的对惰轮装置7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