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边岩地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641.9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9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泽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边 地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基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的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东部和广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区之一。这些岩溶地区岩石面高低起伏变化大,岩石露头无连续性和规律性,表层岩层往往十分破脆,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造成上部结构(房屋)倾斜。
现有的技术中,常用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土垫层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振冲、砂桩挤密、深层搅拌、堆载预压、化学加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通常都不太适合岩溶地区的地理特点,往往出现钻探或冲(钻)孔桩作业时,发生漏浆、漏水、塌孔;同一承台,桩长相差甚大,数米到十余米;预制桩压(打)破顶板突然掉入洞穴,深层搅拌桩掉入洞穴;静压(锤击)预制管桩断桩率高,断桩率10%,甚至有的高达30~60%;地面塌陷,相邻建筑沉裂等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边岩地基结构,既适合岩溶地区地貌的特点,又很好的解决了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施工简便,工程造价低,满足承载力要求,保证了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应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边岩地基结构,该地基结构一边是岩石地基1,一边是土地基2,在土地基2里打钢管桩3,基础4坐落在钢管桩3和岩石地基1共同构筑的地基上,此地基适合溶岩地区地貌的特点,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土地基2中钢管桩3的数量是10~20根/平方米。
钢管桩3直径为40~60mm,管壁厚度为2~4mm。
基础4坐落在钢管桩3和岩石地基1共同构筑的地基上,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保证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半边岩地基结构,既适合溶岩地区地貌的特点,又很好的解决了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施工简便,工程造价低,满足承载力要求,保证了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附图的标记分别为:1-岩石地基,2土地基,3-钢管桩,4基础。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地基结构一边是岩石地基1,一边是土地基2,在土地基2里有钢管桩3,基础4坐落在钢管桩3和岩石地基1共同构筑的地基上。土地基2中钢管桩3的数量是15根/平方米,钢管桩3直径为50mm,厚度为3mm。该地基结构适合溶岩地区地貌的特点,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实施例2:地基结构一边是岩石地基1,一边是土地基2,在土地基2里有钢管桩3,基础4坐落在钢管桩3和岩石地基1共同构筑的地基上。土地基2中钢管桩3的数量是20根/平方米,钢管桩3直径为50mm,厚度为3mm。该地基结构适合溶岩地区地貌的特点,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未经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6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化库抗滑移基础结构
- 下一篇:旋转小分子团能量磁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