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1020.0 | 申请日: | 200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宝安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支架 | ||
1.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包括桶托、支撑、尾托盒连接组成,其特征是: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的支撑为包含有四边形对角线交叉点定位连接的,至少有一边与四边形对角线连接的对角支撑,对角支撑通过两联臂交叉连接,交叉点锁定,两交叉联臂的端部通过封头联臂连接构成两个等腰对角三角形,两个等腰三角的腰或对称顺滑延长分别连接地脚和桶托;两联臂交叉连接的前支撑为集热管支撑,前支撑的底端连接有尾托盒、顶端连接有桶托,桶托与水箱连接;桶托与桶托之间或连接有连撑;两联臂交叉连接的后支撑为承重支撑,后支撑的底端连接有联臂、顶端连接有桶托,桶托与水箱连接;前、后支撑通过至少一根的联臂与前、后支撑的联臂交叉点或前、后支撑联臂的两点对称交叉连接定位,形成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的立体多面体或平面四边形对角线交叉点定位连接的稳固结构;支架的桶托与支撑或为分体连接组成,或为一体交叉形成,或为插装连接成型;集热管支撑能单独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其特征是: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由前、后支撑与联臂组成,前支撑为两联臂交叉连接固定,组成X形集热管支撑,集热管支撑两等腰联臂底端连接安装有尾托盒,形成等腰三角形承重组件,X形承重支架的顶端连接桶托,桶托与水箱连接,构成上等腰三角形,前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由销栓定位连接,集热管支撑下对角等腰三角形两联臂端头连接安装有地脚;后支撑为两联臂交叉组成的X形承重支撑,后支撑为两等腰联臂底端连接安装有联臂,形成等腰三角形承重组件,承重支撑下对角等腰三角形两联臂端头连接安装有地脚,承重支撑上对角等腰三角形两联臂端头连接安装有桶托;前集热管支撑和后承重支撑之间至少连接有一根联臂,单根联臂通过前集热管支撑交叉点和后承重支撑交叉点上的螺栓锁紧连接;前集热管支撑和后承重支撑之间的联臂两端头或为螺栓,连接前集热管支撑和后承重支撑;前集热管支撑和后承重支撑之间或对称交叉连接有两根联臂与前后支撑两等腰联臂紧固连接定位,两根联臂交叉点定位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其特征是:前支撑为两联臂交叉连接固定,或两联臂弯曲并排连接固定,两联臂的交叉连接处或弯曲并排连接处由螺栓定位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其特征是:前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与尾托盒之间连接固定有纵向的联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其特征是:后支撑为纵向两联臂之间连接有交叉连接的两联臂,形成两对角等腰三角形,后支撑的两纵向联臂的底端连接安装有地脚,两纵向联臂的顶端连接安装有桶托;前支撑和后支撑之间至少连接有一根联臂,单根联臂通过前集热管支撑交叉点和后承重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上的螺栓锁紧连接;或前后支撑的交叉两联臂之间连接固定有X形的两联臂;或前支撑的两交叉联臂与后支撑的两纵向联臂之间连接固定有X的两联臂;或前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与尾托盒之间连接有纵向的联臂,前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与后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通过纵向的联臂连接固定;或前支撑的两交叉联臂与后支撑的两纵向联臂之间连接固定有X的两联臂,前支撑的两交叉联臂的交叉点与尾托盒之间连接有纵向的联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支架,其特征是:支架由前、后支撑与联臂组成,前支撑为两纵向的联臂之间连接有两交叉的联臂,组成X形集热管支撑,两交叉的联臂的顶端同高度与两纵向的联臂连接固定,两纵向联臂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尾托盒连接固定,两交叉联臂的底部等分连接固定于尾托盒上,两纵向联臂的顶端连接桶托,桶托与水箱连接,前支撑的两纵向联臂端头连接安装有地脚;前支撑的两联臂交叉点由销栓定位连接;后支撑为两联臂交叉组成的X形承重支撑,后支撑的两等腰联臂底端连接安装有联臂,形成等腰三角形承重组件,承重支撑下对角等腰三角形两联臂端头连接安装有地脚,承重支撑上对角等腰三角形两联臂端头连接安装有桶托;或前支撑的两交叉联臂的交叉点与后支撑的两交叉联臂的交叉点通过纵向的联臂连接固定;或前支撑的两交叉联臂与后支撑的两交叉联臂通过X形交叉的两联臂连接固定;或两纵向联臂与后支撑的两交叉联臂之间通过X形交叉的两联臂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宝安,未经徐宝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10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部流量自动控制的五分割阀
- 下一篇:具有改良结构的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