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瓶防盗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712.3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7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成盛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62400贵州省兴***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防盗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属于报警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电瓶车上的电瓶经常被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车上安装有电瓶防盗报警装置。现有技术中,所用的防盗报警器大多数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让普通人难以接受,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瓶防盗报警器。该报警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电瓶防盗报警器,它包括电池V1,电池V1的正极连接电阻R2、扬声器Y1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扬声器Y1连接音乐片A1,音乐片A1连接电池V1的负极和电瓶C1的正极;三极管T1的基极与电阻R1、电阻R2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音乐片A1;电阻R1连接电瓶C1的负极。
上述的电瓶防盗报警器,音乐片A1采用LC179芯片,扬声器Y1连接音乐片A1的针脚4,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音乐片A1的针脚5,音乐片A1的针脚3连接电池V1的负极和电瓶C1的正极。
本实用新型的三极管和电阻R1、R2组成电压控制开关电路,平时电瓶的电压通过电阻R1、R2与报警工作电池电源相叠加,使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为-0.3V,三极管截止,音乐片不工作。当盗贼拆下电瓶上的引线时,电瓶电压消失,三极管导通,音乐片工作,扬声器发出响亮的警报声。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以用于各种电瓶防盗报警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瓶防盗报警器,采用4.5V的电池V1,电池V1的正极连接电阻R2、扬声器Y1和三极管T1的集电极,扬声器Y1连接音乐片A1,音乐片A1连接电池V1的负极和电瓶C1的正极;三极管T1的基极与电阻R1、电阻R2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音乐片A1,三极管T1和电阻R1、电阻R2组成电压控制开关电路,电阻R1连接电瓶C1的负极。本实施例中,音乐片A1采用LC179芯片,三极管T1采用三极管9011。扬声器Y1连接音乐片A1的针脚4,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音乐片A1的针脚5,音乐片A1的针脚3连接电池V1的负极和电瓶C1的正极。
平时电瓶C1的电压通过电阻R1、电阻R2与电池V1电源相叠加,使三极管T1的基极电压为0.3V,三极管T1截止,音乐片A1不工作。当盗贼拆下电瓶C1上的引线时,电瓶C1电压消失,三极管T1导通,音乐片A1工作,扬声器Y1发出响亮的警报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成盛,未经王成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