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664.8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昭琼;谢冕;王钊;冉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A61M1/34;A61M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病人的用血量与日俱增。在临床上,为了保证血液供应的充足,防止输入异体血液而产生的交叉感染和特异反应,常用自体血回收的方法解决。现有的自体血回收技术中,由于贮血容器及容器内的过滤网的构成高度落差较大,血液从贮血容器的入血口进入并在经过贮血容器中的过滤网时,容易对过滤网产生较大的冲击,这样很容易造成血液细胞破裂,大大降低了对血液的回收率。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在使用时,其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血液卫生和能有效地滤除血泡以及血液中的杂质的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不易使血液细胞破裂、对血液的回收率大幅提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贮血器1,在贮血器1内设有可以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的螺旋管状或曲线形管状的滤网2,滤网2的输入端管口固定在贮血器1的瓶口3上,在贮血器1底部设有输血连接管4。
上述的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中,所述的螺旋管状或曲线形管状的滤网2的管壁6为可折叠式的管壁。
前述的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中,所述的滤网2的孔径为30μm~60μm。
前述的用于自体血回收的贮血装置中,在输血连接管4上设有阀门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内设有螺旋管状或曲线形管状的滤网,使血液流经贮血器时,对贮血器内的过滤网冲击力大幅减弱,血液细胞不易破裂;同时血液在贮血器内经过多次地过滤后,能将血液中的杂质有效地滤除。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的管壁可以制作成多节可折叠的形状,在血流量较大时,滤网由于血液冲击压力而伸展开,增加了过滤的面积,在保证血液过滤速度以防止血液凝固的前提下,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杂质,大幅提高了血液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管状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曲线型管状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管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管壁的剖视图;
附图的标记为:1-贮血器,2-滤网,3-贮血器的瓶口,4-输血连接管,5-阀门,6-滤网的管壁,7-备用接口,8-贮血器的入血口,9-瓶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它包括现有的贮血器1,在贮血器1内设有可以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的螺旋管状(如图1所示)或曲线形管状(如图2所示)的滤网2,将滤网2的输入端管口固定在贮血器1的瓶口3上,在贮血器1的瓶盖9四周有4个口径不等的向外突出的备用接口7,它们主要用于连接不同的软管(如备用的吸引血的软管、负压吸引软管等),滤网2的输入端管口与贮血器1的入血口8及瓶盖9上的备用接口7相通,将滤网2的孔径尺寸制作成在范围30μm~60μm内的任意一个数值,将孔径尺寸制作成40μm时滤血效果最好,为了保证在血液流量过大时,不影响过滤速度,可将螺旋管状或曲线形管状滤网2的管壁6制作成可折叠式的管壁(如图3所示),其可以根据内部的压力情况折叠及伸展,其横截剖视图如图4所示,在其折叠时其管壁6上的相邻圆环贴在一起,在其伸展时其管壁6上的相邻圆环分开;在贮血器1底部装上输血连接管4;为控制贮血器1的血液输出,在输血连接管4上安装一个阀门5。
使用时,将贮血器1的入血口8通过一条引送血液的导管与现有的用于收集血液的装置连接,将贮血器1底部的输血连接管4通过一条输送血液的导管与现有市售的离心机连接,再用一个备用接口7与现有的能产生负压的装置连接。能产生负压的装置为贮血器1吸引血提供动力,收集到的血液经过引送血液的导管从贮血器的入血口8进入贮血器1内,在贮血器1内的螺旋管状或曲线形管状滤网2对血液进行有效的过滤后,再将输血连接管4上的阀门7打开,一定量的血液由输送血液的导管输送到离心机,对血液再次进行处理,最终将干净的自体血液从离心机输送给病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酸生物拆分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