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工安全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617.3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伍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安全带,尤其涉及一种架工安全带。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架工安全带均由固定安全绳、腰带、背带和挂扣等部件组成。其中,背带跨过佩戴者的肩部与绑在佩戴者腰部的腰带固定连接,数量仅为一根的固定安全绳一端连接在背带上,另一端通过挂扣与空间中的某一支点连接。由于固定安全绳的长度有限,佩戴者被限制在以支点为圆心,固定安全绳的绳长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工作。如果佩戴者需要作长距离的移动,比如从低处向高处攀爬,当移动的距离超出固定安全绳的保护范围时,就不得不先将固定安全绳从支点上取下来,待佩戴者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寻找另外的支点将固定安全绳连接上去。因此,佩戴者在的上述的移动过程中并未受到架工安全带的保护,极大的增加了架工高空作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佩戴者进行实时保护的架工安全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架工安全带,包括固定安全绳、腰带、背带和挂扣,此外还必须包括至少一根附加安全绳,附加安全绳一端连接在腰带或背带上,另一端安装有附加挂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安的进一步改进,附加安全绳均通过接头装置与腰带或背带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接头装置均包括一个连接在腰带或背带上的固定接头连接块以及一个连接在附加安全绳上的附加安全绳接头,固定接头连接块与附加安全绳接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固定接头连接块通过连接带与腰带或背带连接,连接带的一端固定在腰带或背带上,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固定接头连接块上的通孔并与连接带的带体连接形成封闭的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上述的附加安全绳连接在腰带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上述的附加安全绳的数量为两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附加安全绳设置在背带的两侧的腰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架工安全带上设置至少一根附加安全绳,可使整个架工安全带通过已有的固定安全绳以及新增的附加安全绳连接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空间支点上。当佩戴者需要移动时,可只保留架工安全带与其中一个支点的连接,此时佩戴者可以在以该支点为圆心的一定空间范围内移动。当佩戴者朝移动方向前进一段距离以后,可选择下一个支点将已取下的安全绳再连接上去,然后再松开架工安全带与其它支点的连接,此时架工安全带仍然与至少一个空间支点连接,而佩戴者可以该支点为圆心在一定空间范围继续朝前移动。重复上述的步骤,使由固定安全绳和附加安全绳组成的多根安全绳轮流作用,最终达到使佩戴者在长距离移动过程中始终受到架工安全带保护的目的,突破了现有架工安全带的保护局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工安全带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固定安全绳1,腰带2,背带3,挂扣4,附加安全绳5,固定接头连接块6,附加安全绳接头7,连接带8,螺栓9,附加挂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的架工安全带,包括固定安全绳1、腰带2、背带3和挂扣4,此外还必须包括至少一根附加安全绳5,附加安全绳5一端连接在腰带2或背带3上,另一端安装有附加挂扣10。
为了使附加安全绳5方便的与腰带2或背带3进行拆装,上述的每根附加安全绳5均通过一组接头装置与腰带2或背带3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每组接头装置均包括一个连接在腰带2或背带3上的固定接头连接块6以及一个连接在附加安全绳5上的附加安全绳接头7,固定接头连接块6与附加安全绳接头7通过螺栓9连接。
为了增加固定接头连接块6与腰带2或背带3连接的自由度,上述的固定接头连接块6通过连接带8与腰带2或背带3连接,连接带8的一端固定在腰带2或背带3上,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固定接头连接块6上的通孔并与连接带8的带体连接形成封闭的环。
为了方便佩戴者拿取附加安全绳5,上述的附加安全绳5连接在腰带2上。
为了使架工安全带能提供多方位的保护,同时尽量减少附加安全带5的数量,所述的附加安全绳5的数量为两根。
为了不对佩戴者的肢体运动造成阻碍,上述的附加安全绳5设置在佩戴者的两侧的腰带2上。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齿轮减速箱
- 下一篇:有害或贵重介质压力容器法兰连接部位的气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