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569.8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7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字继权;楚活力;薛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65G11/02 | 分类号: | B65G11/02;B65G1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650041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状 物料 斜坡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砂石骨料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属于溜管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的砂石骨料、矿山矿产的运输大都在崇山峻岭进行,因地势陡峭,场地狭窄,传统的运输方式为汽车、胶带机两种方法。而修筑较长公路和胶带机,投资大,建筑周期长,运行人员投入较多,生产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中,在对自高而下运输粒状物料时,利用物料自身重力作用的原理,设计顺高边坡自高而下滑粒状物料的溜管。由于溜管输送的砂、石骨料及矿产品均为块状的粒状物料,利用溜管输送粒状物料,会出现以下技术难题:
(1)、粒状物料在落差内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下,以及粒状物料在溜管出口时的高速滑行问题。
(2)、解决高速滑行粒状物料对溜管出口处其它设备的冲击。
(3)、粒状物料在溜管内高速下滑对溜管的磨损,即溜管的耐久性。
(4)、溜管输送量的控制问题。
(5)、对粒状物料有粒径要求时的物料二次破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输送块状的砂、石骨料,物料不易发生二次破碎,设备耐久性好,操作简单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它包括溜管(1),在溜管(1)下方设有受料坑(2),溜管(1)的底端插入受料坑(2)中,在受料坑(2)上设有液压弧门(3)。
上述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在溜管(1)进料口上设有集料斗(4),在集料斗(4)上方设有供料坑(5),在供料坑(5)上设有液压弧门(6)。
上述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溜管(1)的底板(8)与下半部管壁(9)的厚度为18~22mm,溜管(1)的上半部管壁(7)的厚度为12~16mm。
上述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溜管(1)输送粒径<300mm的混合料时,溜管(1)的角度范围为36°<A<70°。
上述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溜管(1)输送粒径<5mm,含水率为10%的物料时,溜管(1)的角度范围为60°<A<70°。
上述的粒状物料斜坡输送装置,溜管(1)输送粒径<5mm的物料时,溜管(1)的角度范围为35°<A<70°。
本实用新型在溜管出料口设置受料仓作为缓冲,可以在第一次输送物料时,堆集物料充满溜管时,下方的受料仓再开始出料,受料仓的液压弧门可以控制使物料在溜管内由高速下滑的运行方式,转变为在溜管内的缓慢滑行,降低了溜管的磨损,对于有粒径要求的物料消除了二次破碎,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输送能力大,溜管的倾角视物料的粒径可在35°~70°之间任意调整,适用范围较广,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若输送系统与PLC连接,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比修建公路,汽车运输,以及胶带机输送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申请人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的物料,溜管的倾斜角度也各不相同,当溜管输送粒径<300mm的骨料和砂等的混合料时,溜管的角度范围为36°<A<70°才能达到要求。当溜管输送粒径<5mm,含水率为10%的物料时,由于水分的粘滞性,溜管的角度范围选择为60°<A<70°。当溜管输送粒径<5mm的干燥物料时,溜管的角度范围为35°<A<70°即可。在试验过程中,申请人针对溜管内壁的磨损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溜管的底板和内壁下部磨损最为严重,因此对溜管进行了改进,加厚了底板的厚度,溜管的两侧由两块不同厚度的耐磨钢板组成,延长了溜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溜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根据施工的地址设计制作溜管1,溜管的倾斜角度A为70°,在溜管1下方修建受料坑2,将溜管1的底端插入受料坑2中,在受料坑2底部安装液压弧门3,为了防止物料溢出,在受料坑2上还可以安装盖子。在溜管1进料口上安装集料斗4,在集料斗4上方修建供料坑5,在供料坑5底部安装液压弧门6,液压弧门6的出口对准集料斗4。
溜管1的底板8与下半部管壁9采用加厚的耐磨钢板,其厚度为18~22mm,溜管1的上半部管壁7采用的钢板厚度为12~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圆弧铣刀
- 下一篇:注水井稳压定量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