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型锚杆压力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200531.0 | 申请日: | 200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0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曲春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叶民生 |
地址: | 10005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型锚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护坡用的钻、锚部件。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锚杆在施工时,是先采用地质钻机进行锚孔施工,待地质钻机钻孔完成后,再将锚杆和钢绞线送至设计深度,这时很容易扰动孔壁,造成经常性的塌孔现象,这样很难将钢绞线送至设计深度,需重新多次成孔才能完成,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还会延误不少工期,故亟待改进。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型锚杆压力头,要解决传统锚杆和钢绞线在送至锚孔内设计深度时,会扰动孔壁,经常发生塌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压力型锚杆压力头,包括一根空心的钻轴2,其特征在于:其钻轴头部连接钻尖1,钻轴尾部固定有2-4根沿外周均匀分布、轴向延伸的凸棱4,钻轴中部套有一圆环形带锚孔的传力锚具3,钢铰线5的前端与传力锚具的锚孔7锚固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传力锚具后方可在钻轴外周固定有一卡环6,卡环的外径大于传力锚具中心孔的直径。
上述钻尖1可由嵌入钻轴头部的三片尖角钢片焊接而成。
上述传力锚具3的中心孔直径比钻轴的直径大2~4mm。
上述凸棱4的凸出高度为4~6mm。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锚杆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将钢绞线送至设计深度,容易对孔壁扰动,容易造成经常性塌孔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传统钻头为载体进行了改进,将传力锚具中部设孔后直接设置在钻轴上,这样,钻头在钻进的同时带着传力锚具直接到达预设深度,即钻孔与送锚同步完成,不会扰动孔壁,也就不会发生塌孔,节省了人力、物力,并明显加快了施工的速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步骤1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步骤2的示意图。
图中:1-钻尖、2-钻轴、3-传力锚具、4-凸棱、5-钢绞线、6-卡环、7-锚孔、8-孔壁、9-钻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这种压力型锚杆压力头,包括一根空心的钻轴2,其特征在于:其钻轴头部连接钻尖1,钻轴尾部固定有2-4根沿外周均匀分布、轴向延伸的凸棱4,钻轴中部套有一圆环形带锚孔的传力锚具3,钢铰线5根据设计的条数均匀布置在传力锚具上,钢铰线5的前端与传力锚具的锚孔7锚固连接。
钻尖大小可根据传力锚具大小而设计,上述钻尖1由嵌入钻轴头部的三片尖角钢片焊接而成。
传力锚具3的大小及厚度可根据设计压力而定,上述传力锚具3的中心孔直径比钻轴的直径大2~4mm。
上述凸棱4的凸出高度为4~6mm,凸棱与钻轴为焊接。
实施例二参见图2,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上述传力锚具后方在钻轴外周固定有一卡环6,卡环的外径大于传力锚具中心孔的直径,这种结构更有利于应力传递。
参见图3、4,本实用新型在钻机钻孔的过程中,钻尖、钻轴带着传力锚具直接到达预设深度,钻轴尾部与钻杆9之间为凸棱连接,钻杆9钻进至设计深度时,实行后移,本实用新型便可与钻杆9脱离,使钻孔与送锚同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200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充式喇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燃料电池运行寿命的氢气系统